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集团第六期中青班花絮之三

 
一切都是崭新的
 
  经过中青班4天的学习和交流,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告别已久的大学校园,重拾遗忘的记忆,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从新鲜到适应,从不安到平静,从陌生到熟识,从拘谨到自然,这些变化证明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已渐入佳境。授课老师博学多才、气度非凡、经验丰厚,同学们以诚相待、不吝才学、互助相融,让我收获了新的知识和新的友情。通过讨论交流,更是发现中青班里卧虎藏龙,个个身怀绝技,而又谦逊平和,展现出我们光明人的风采和中青年干部的优质素养。
  一、新的形式,开始了新的旅程。
  六期中青班让我们重回学生时代,早晨的广播体操、上课的起立问好、整齐划一的爱的鼓励的掌声、课前的唱红歌、课间的才艺表演、晚间的“自习”讨论,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忘却了工作生活的烦恼,将我完全置身于学习的海洋中,让我重拾起学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新的知识,拓展了新的视野。
  中青班在让我们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了解集团战略发展规划,磨练我们意志的同时,更为我们来自基层的中青年干部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作为刚刚成为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的新成员,我们对集团的了解还不全面,但通过中青班的培训,让我结识了来自集团各单位的精英,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自信、激情,并让我充分感受到团队力量的强大,只要团结,一切阻碍都将无坚不摧。
  三、新的理念,坚定了新的方向。
  中青班的学习还有一段时间,后面等待我的还有更多的挑战。我将在“进一步了解中青班、融入中青班、贡献中青班、发展中青班”的信念下,认真学习,较好的完成中青班的培训,做一名合格的中青班学员,完成人生中又一重要的课程。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上海农场 张红)
 
光明,点燃你我的激情
 
  光明,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你的神秘,诱惑着我;
  光明,你逐渐成熟的面孔,你的认真,吸引着我;
  光明,你日益丰满的羽翼,你的努力,振奋着我;
  光明,你坚忍不拔的毅力,你的执着,感动着我;
  光明,你是我心中的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你是我坚强的后盾,鼓励我不畏惧险阻。
  光明,感谢你,让我明白了个体价值的重要、团队协作的伟大;
  你点燃了我生命的曙光,擦亮了我的双眼,燃烧了我的激情。
  我愿跟随你的脚步,用我的一生尽情燃烧,增添你的光彩,
  努力实现做大做强光明事业这一个我们共同的理想!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海丰农场丁静)
 
三天培训的学习体会
 
  第六期中青班培训过去了三天,回顾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深感形式多样有新颖;内容丰富有创意;效果明显有提高。王宗南董事长对我们中青年干部提出了“使命”的课题,激起了我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围绕集团新三年“保八争九”的的目标任务,结合我们上海农场新三年农业发展规划,谈谈个人看法:
  一、“使命”让我明确自身定位。
  王宗南董事长从党的历史使命开始,讲到了企业的使命和每个人的使命,讲到了光明中青年干部在实现光明发展战略中的使命,对中青班学员提出了务实创新发展的奋斗目标,强调了作为青年干部肩负的重任。要求中青年干部成为“谦虚好学、全面发展、努力勤奋好学的表率”、“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努力创新的表率”、“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努力开拓创新的表率”、“加强修养、牢记宗旨、努力联系群众的表率”,要在以“品牌、科技、网络、资源控制”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转型中争当先锋,为集团完成“保八争九”目标做出贡献。学习王宗南董事长的谆谆教诲,我深感自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承担我们的“使命”要求相差较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以四个“表率”为要求,加强自身综合修养,加强学习,时刻不忘王董对我们的诚恳期望,争取早日承担起我们的“使命”。
  二、“保八争九”让我明确工作方向。
  徐永炘老师在集团新三年“保八争九”的战略目标分析中, 从前三年集团规划的执行情况到新三年集团规划的制定背景与主要内容,为我们清晰分析了新三年规划的主要特点,为我们未来工作重点指明方向。
  结合集团“四位一体”转型模式与我场农业科技发展,谈谈我对我场农业农机新三年科技投入的看法:
  1、结合农业生产模式,有效、正确投入,确保高效回报。
  上海农场种植面积约7万亩,目前农机由公、私并存,公有统一管理的模式运转,此种运转模式较好的减轻了农业农机的投入与成本,但在农机效益上损失较大,因此如何分配公有投入,使效益达到最大化是我们目前要多多考虑的问题。如:加大对两麦种收、水稻插秧设备投入。一方面该设备比较集中,在人员管理上难度小,作业质量对产量提高较大;另一方面此类设备投资大,市场拥有量小,对外市场上存有一定空间。
  2、 结合农业生产中的难点,针对性创新,减轻农业生产负担。
  农机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加强适用性改进、创新,针对性解决农业生产中“人工荒”、“人工难”的问题,减少生产成本投入。如:上海农场成功研制使用的打田埂机,日工作量可以释放出30人工作量,同时在质量上得到可靠保证。目前,由于国内没有适用的挖水田边埂设备,上海农场每年在水田边埂上投入人力、财力较大,这将是我们未来创新的方向。
  以上是我个人通过这几天学习得到的一些浅薄体会。通过学习与交流,收获很多,同时看到了自己存在着很多不足,在思考问题的高度及深度上还不够等。在今后学习日子里,我将多向老师学习,多与同学交流,使自己能够给到充实提高。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上海农场 邵 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