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生命如灯

                                      沈金林(作者单位:五四农场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哪个夜晚,天空黑沉沉的象个巨大的铅制顶盖,闷热难耐,一向能歌善舞的我那个晚上在歌舞厅一反常态的双脚沉重,迈不开舞步,亮不响嗓子,早早的就回家了。刚到家不一会,弟弟打来电话沉痛告知:我们的妈妈因脑梗离开了我们。放下电话我携妻女,叫上车火速从海边的五四农场赶往浦东的东方医院。看到妈妈安详的象睡着了一样,我泪流满面。妈妈的生命休止符永远的定格在一九九八年八月六日夜晚。

  妈妈第一次脑溢血时由于治疗及时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出院后闲聊时她有所备的对我们说:“我死后你们谁都别哭,那样我会不安的”还规定了“三不许”:“不许搞排场,不许烧香烧纸钱,不许上供祭品。人死了就跟灯灭了一样,趁我活着想吃什么就给我买了吃,这才是对我的孝敬。”妈妈的幼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和爸爸结婚后又在贫困中把我们抚养成人。就是在后来经济富裕时她也从不铺张浪费,一生与奢侈无缘。根据妈妈的生前嘱咐,我们弟兄姐妹共同出资在滨海古园为妈妈买了父母双墓,了却逝者心愿,成全了父亲心意。

  每年清明、冬至两个节日,我们兄弟姐妹和老父亲相约来到杭州湾北岸的滨海古园,以家庭为单位在妈妈的墓前各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我们对妈妈的无限思念。妈妈生前喜欢热闹、喜欢聊天,是个乐天派,我们站在她的墓前,还象当年全家人围在一起聊天一样,跟妈妈说着各自家庭的事情,偶尔还带几句俏皮话,引得一片笑声,丝毫不见悲伤的气氛,令其他周围祭扫者大为疑惑。临走时,我们每人都向妈妈的墓碑深鞠一躬,道一声:“老妈,下次再来看你”。放在妈妈墓地上的鲜花光鲜夺目,我们仿佛看见妈妈就活在花蕾中,在看着我们微笑,但是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从柏拉图到泰戈尔,从先秦诸子百家到近代现革命家,无数名人杰士对生命意义及人生使命的阐述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生命是一盏灯,要活得光辉灿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这盏灯的亮与灭只是从子宫到墓穴的过程。当你亮起生命这盏灯的时候,就要毫不吝啬地把生命的光和热奉献出来,照亮一方;当你走完人生旅途的那一刻,生命的灯也就熄灭了,墓穴是人生的最后归宿。既然灯已熄灭了,一切感知都没有了,墓前悲痛欲绝的哭泣、烟雾缭绕的香火,逝者能知道吗?显然是不会有感知的,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做呢?
        我敬佩那些不与生者抢地盘,连墓穴都不留存的海葬者,他们是殡葬事业的先驱。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生前点亮生命的明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但当他们生命之灯熄灭后,却甘愿把骨灰撒入波涛汹涌的大海,高风亮节,堪称楷模,其后的一大批志愿海葬者的涌现,更为人类的殡葬事业树起了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他们与大海同在、与日月同辉,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