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胡萝卜”的微笑
|
|
|
——记光明丰收节志愿者
崇明光明丰收节期间,在米业公司跃进、长江基地有这样的一群人,身穿黄色的体恤衫,我们亲切的称他们为可爱的“胡萝卜”。无论是在收割现场、米业加工中心、还是在农产品集成展厅,到处都可以看见他们那一张张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支80来人的队伍分别来自于光明米业跃进基地、长江基地和总部,在丰收节活动现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我参与、我快乐”的丰收节志愿者口号。
杨卫国是跃进基地的一个“胡萝卜”志愿者组织者。他从细节入手,收集和翻阅了崇明宝岛人文历史背景和光明米业跃进现代农业的沿革,并逐一摘录整理,编入自己的导游词中。有些天气候异常,天空飘着小雨,但他仍身着雨衣,热情地为旅游大巴指引方向,为游客解说丰收节景点情况;他对待游客热情,有礼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一句句“爷爷、奶奶,请当心台阶”、“叔叔,阿姨,有什么不明白的,问我就好。”……亲切的话语温暖着旅游者的心田。
她叫袁玲花,是我们长江基地的一个志愿者代表。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她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参加业务培训,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到哪里看到或听到有用的知识,她就马上记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讲解内容,并根据不同游客的需要,整理不同的讲解词,做到“因人施讲”,同时,她还不断的探索讲解方法和技巧,虚心向同事求教,与同事切磋,使自己讲解艺术日臻完善,受到了游客好评和同志们的认可。
苏晖,来自于总部的志愿者,每个双休日她都风雨无阻的积极参加志愿者导购服务活动,宣传光明米业品牌,便民利民的特色志愿服务工作。一位老年游客到农产品展示厅,当他看到种类繁多的大米,不知哪个品种适合自己,她二话没说,根据老人的要求,十分热心地给他介绍了每个品种的特性,并请老人试吃了每个品种煮成的米饭。老人惊喜地赞道:“小姑娘真好”!
小姑娘马函清穿上志愿者服装,用质朴的微笑、诚挚的心去对待旅游接待工作。虽然家住上海市区,距离崇明有点远,但这不能阻挡她做志愿者的热情。她连续两个周末坐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崇明基地担任志愿者。她说,距离不是问题,丰收节是公司的大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尽一份力,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精神追求,能为公司尽一份力,我感觉到很光荣!
像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用微笑诠释着光明米业的品牌形象,在丰收节活动中挥洒汗水,热忱服务,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游客们啧啧称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光明米业的旗帜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朱杨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