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组织的第六批“国内游”终于成行了。我们一行30人踏上青岛、威海旅游的路程。第三天,经过协商自费游一天,于是目标朝着我们一直想往的“成山头”出发。
左手大海,右手青山。
一片又一片的葱翠。海风,海岛、海水,绿树,青山,满眼满眼的亮色,那或许是青草的颜色,也或许是海天相交的亮丽。
从威海穿过流畅清新的海滨大道,沿着大海向东而行。车行过去,公路两旁高耸林立的风电机组塔群,比邻接踵的“华锐风电”四个大字跃入眼帘,上面安装有“申光高螺”公司的风电螺栓,让我们异常兴奋、感到骄傲,有一种自豪感。是的,申光人总会给世人以奇迹,他们要锐意挺立于中国风电零部件产业的潮头。
成山头在天边,天下第一边。
成山头,又名“天尽头”,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
成山头,高峰突兀腾伏,如巨龙吮吸沧海,气势恢宏,景象万千;
成山头,烟波浩渺、鲸逐鲛戏;
成山头,怒潮狂涛啸百里,巨浪冲天飞百雪;
成山头,千帆万船争流,远涉重洋竞渡。
成山头风景区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米,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群峰葱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旅游避暑胜地,2002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古时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据《史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定天下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祠;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修长桥、求寻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秦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秦东门”等历代遗迹和人文景观。现在,这里还保留有全国惟一的一座“始皇庙”。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率领文官武将自今西安出发,途经泰山,一路东进巡游海上,直至成山头,被“成山头日出”这一奇丽的自然景观所折服,遂下令在成山头修筑拜日台、拓日主祠以感恩泽,且作《赤雁歌》志之。
自古成山头就是兵家必争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最后一战---黄海之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殉国在此。为了表彰邓世昌誓与战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邓碑至今还保留于皇庙内。
这一片古老的土地,承载了太深太厚的历史,饱尝了太久太远的岁月流传与沧桑,也浸润了太多太多太阳的光色与亮丽的憧憬。
建国后,杨尚昆、华国锋、胡耀邦、万里、乔石、彭真、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大批国内外文人墨客到此观光。胡耀邦同志还挥笔题写了“天尽头”、“心潮澎湃”七个大字。
成山头中国腹地伸向大海最远的地方,传说中天地的尽头,北方的天涯海角。
一天的旅行,使我改变了过去对海滨的看法,至少在成山头,你可以躲开拥挤的人群,喧闹的夏日,在凉爽的海风中重拾对大海的向往和热情。
成山头,从一定的程度上演绎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也浓缩了中国现代民族经济的生存方式。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和谐年代,得益于伟大的复兴时代。(上海申光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张先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