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创造奇迹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是汪国真《山高路远》中的诗句,它抒发了一种进取、执着、乐观、自信的情感,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和激励。这次参加第六期中青班拓展训练,让我切身体会了其中的涵义。
4月1日至2日,第六期中青班拓展训练在东方绿舟进行,同学们先后参加了信任背摔、高空速降、高空跨越、蒙目前行、巨人梯、硫酸河、毕业墙等多个项目,飞鹰队、阳光队、团结队和期望队的同学们都圆满完成了挑战任务,没有一个同学临阵退缩,也没有一个同学中途放弃,体现出了整个团队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这次拓展训练,也让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加强了合作,深化了友谊,受益匪浅,毕生难忘!
垂直攀爬至16米高的“悬崖”边,凭借系在腰上的一根绳索从高空速降至地面;在11米高的空中,悬空跨越“断桥”;两位同学合作,携手攀登到在风中摇晃的“巨人梯”顶;同学们精诚合作,12钟成功翻越四米高的毕业墙……在每一个项目的开始之前,都让人觉得难度太高,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经过同学们集体商量好策略后,在老师同学们的热情鼓励下,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拼搏中,我们都能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每每活动下来,同学们或汗流浃背,或腰酸背疼,或胆颤心惊,或心有余悸,但是累过怕过之后都会开怀一笑,每次挑战成功都会觉得无比兴奋,无比震撼。
在个人项目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有信心和勇气,一切困难都可战胜。在工作和生活中,许多看起来很难的事情,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会因为缺乏经验、自信和勇气而犹豫不决、不敢尝试,其实只要鼓足勇气、坚定信心,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很多的困难、障碍都可以克服的。在地面上,立定跳远,谁都没问题,但当同样的距离放在了十几米的高空,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站在摇摇晃晃的"断桥"上,脚下是令人晕眩的深渊,对每个人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断桥”的对面如同一次新的发展机会。此时,是抓住机会,勇敢地跨过去,还是畏缩不前呢?看到同学们大多数都成功跨越,还有同学是克服了恐高症或是高血压等身体不适成功完成了高空“断桥”项目,我相信自己一定也可以做到。虽然,在准备跨越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也有些打鼓,感觉很没有安全感,很担心自己会失足掉下去。但是,教练鼓励我说一定可以做到,我也更加坚定了信心,鼓足勇气,奋力一跃,成功了!听到同学们的掌声响起来,我的喜悦和激动也溢于言表。“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这个项目的成功,让我更加明白自信和勇气的重要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决不能轻言放弃,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战胜自我。
团队项目让我深深感受到团结协作至关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凝聚大家的智慧,团结大家的力量,才能共渡难关。其次,战略方向和执行策略一定要明确,任何一个团队都不能迷失方向。明确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后,在执行过程中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集体作战。再次,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有奉献精神,既为团队牺牲为他人奉献,也是成就自已,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们做“巨人梯”项目的那天,风力很大,由绳索绑着四层木板组成的十几米高的云梯一直在来回剧烈晃动,看着它都觉得头晕目眩,徒手攀爬的任务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同伴制定了行动方案,我踩着他的肩膀、紧抓绳索,用足力气,鱼跃而上,站上了一层又一层木板,逐渐掌握了高空平衡的技巧,改进了高空攀爬的方法,一步一步登上了四层楼高的巨人梯顶,当我们俩携手站在十几米高空向地面上的老师同学们欢呼时,那一刻,忘记了恐惧,忘记了劳累,只有满心的欢喜。感谢老师同学们的鼓励,感谢同伴的无私奉献,我才得以顺利完成这个原本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训练结束时,回望依然在风中摇摆的巨人梯,我非常轻松地置之一笑,再来一次,我也不怕,一定能够轻松战胜!
每个项目结束后,教练都会让同学们及时总结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将训练项目和平时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发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深入思考。每个项目都给我们以启迪和震撼,这些思考和启发不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甚至将影响我们的一生。总之,通过这次拓展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毅力,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才能同舟共济、创造奇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更加自信、果敢,加强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集团总部 陈华丽)
由杨玉飞甘于奉献想到天堂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教士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教士把他领进一间房子,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旁,每人拿一把汤勺,可勺柄太长,盛起汤也送不到嘴里,一个个眼睁睁地看着锅里的珍馐饿肚子。教士又把他领进另一间屋子,同样的锅,人们拿着同样的汤勺却吃得津津有味。原来他们是在用长长的汤勺相互喂着吃。教士说:“刚才那里是地狱,这里是天堂。”
这则故事,给我的启迪是所谓“天堂”是人们通过不断奉献、协作、互相帮助而在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一种真实的温暖,而倍加珍惜,永久难忘,我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天堂精神”。也许大家很难把这个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感动与巨人梯训练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参加完此次拓展训练,所有不可能已经成为了真实的可能。来自上海农场的杨玉飞同学为了团队的胜利,三次登上“巨人梯”的顶峰,帮助同伴完成任务,带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和持久的感动。这位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员,这位被女学员评为“白面书生”的学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惊人表现诠释了这种“天堂精神”。坚定信念、充满爱心、相互鼓舞、全力以赴、并肩前行。为了同伴的成功,还有许多男生甘当陪练,陪伴同学再次跃上“巨人梯”,他们的个体虽然并不强壮,但团队信念激发出惊人力量;他们的个体并不豪情万丈,但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甘为人梯;他们的个体并不显山露水,但困难面前却从不低头,拼劲全力,战到最后。杨玉飞们的精神如同那天堂精神一样,是美丽的、温暖的、让人向往的,他们的行动带给我启迪,我坚信只要秉承这种甘于奉献、一心为公、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天堂精神”,就一定能在工作中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景。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上海农场 张 红)
永恒的震撼留在心里
拓展训练结束了,留在身体上的青色瘀斑是暂时的,留在心里的震撼却是永恒的。回顾两天的训练,从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信任背摔”到挑战个人胆量、勇气的“空中跨越”、“速降”,从反应团队执行力的“蒙目前行”到检验资源配置优化与否的“巨人梯”等,在给我们留下汗水、泪水的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信任背摔”让我们感受,我们不光要得到团队的信任,信任团队更重要。“空中跨越”、“速降”使我们明白,胆量、勇气对于我们每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有时候成功往往只需我们勇敢地往前跨那么一步。“蒙目前行”让我们知道,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前瞻性、全面性的战略部署、强有力的团队执行力和持续不断的绩效沟通,还需要屡败屡战的必胜信念。“巨人梯”使我们认识到企业最终的成功不仅需要优秀的人才,更需要这些人才的优势互补、密切合作。 “毕业墙”使我们坚信,有了团队就有了坚强,我们可以在加强合作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倡导奉献帮助下做成好多我们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这次的拓展训练不是一次简单的训练,而是一次身心的大洗礼。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思维、一种考验、一种气概,是进一步推动我们勤奋好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联系群众,全力以赴为实现集团 “保八争九”战略目标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海湾森林公园 束桂芳)
一种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
作为长江总公司选派出的一名学员,我荣幸的参加了集团第六期中青班。作为培训中的一项重要环节,4月1日—2日我们全体同学在东方绿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我切身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
我们来自于集团下属的18家子公司,来自于不同的工作条线。我们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我们为“保八争九”这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也在为实现各自的人生梦想而努力。
通过分组我们组建了“期望、团结、飞鹰、阳光”这四支队伍,我们全体同学是同心合作而又友好竞争的。当我背对着大家,捆绑着双手向后倾倒时,我的心中有些犹豫,这是“信任背摔”,但是在绷直身体倒下去又被同伴们牢牢的接住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团队战友们坚实的力量。
仰望着在空中摇动的 “巨人梯”,这个项目需要站在同伴的肩膀上,相互扶持,方能实现的12米登高项目,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体会到了什么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
4米高的“毕业墙”作为拓展训练的项目之一,需要让我们全体同学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当我站在同学的肩膀上,被同伴伸出的双臂有力的拉上墙顶时,我感受到了第六期中青班的凝聚力、合作力。
两天的拓展,尽管我们身心疲惫,换来的却是精神领会。从“信任背摔”到“高空跨越”、“高空速降”,到之后的“巨人天梯”,及最后的“毕业墙”,我的内心在逐渐升华,也深刻领悟到了信任他人、超越自我、甘于奉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犹如这一道道拓展项目,我们要相信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看似不可能实现,似乎无法达成的目标,只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借助他人的力量,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定能够实现。
(第六期中青班学员 长江总公司 朱顺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