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磊
企业在运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有来自于外部的自然灾害,政治风波、媒体、市场等方面的危机,也有来自于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等各个环节的危机。但是无论哪种起源的危机,一旦发生将使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都产生恐惧和怀疑,在企业公共关系上导致危机。如果处理的不妥善,公共危机可能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如果处理得当,危机同时可以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机会。公关的核心就是“认知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公关影响群众对企业的观点、态度,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涉及面比较大,牵连关系比较多,遭受的不仅仅是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额,还有重要的是社会形象、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团队精神和意志的破坏。食品行当是属于风险行当,环节的繁琐、产业链的冗长、面对顾客群的繁杂,不容得出一点点马虎。近几年的食品公关危机层出不穷,特别是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恐惧,更让众多的食品企业敲响了警钟。新闻媒介的强大力量把一个又一个问题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许多企业在问题面前产生了犹豫,是接受命运的挑战还是从此毁灭?是大难不死还是一败涂地?危机来了终究还是要面对,此时危机公关能给我们的企业带来希望。
危机事件的放大离不开媒体,危机公关的实施同样也要借助媒体。危机发生后,大家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企业是否在意自已的感受,因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秆,企业应该怎样处理我才会感到满意。因此企业绝对不能选择对抗,态度至关重要。第一时间对事件做出反应,积极面对媒体。在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如今的企业都被传媒高度介入,企业赢得市场认可与信赖的最有效手段是尊重消费者的利益,诚信的为消费者服务。一旦出现问题,企业要得到消费者的理解和同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此时媒介的作用将被无限扩大,通过这个平台传达企业的诚信、责任心,让老百姓知道企业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的依旧是老百姓的利益。当危机来临时,企业要做出自己的判断,给事件一个说法,选择可信度高的信息资料,寻找相关产业权威人士和权威部门的支持。高层领导应当及时出面,及时发布他们所持有的对本企业有利的观点和资料,这是进行危机公关时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领导手持有利资料,及时向公众道歉是让社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对公众、对企业负责,表明一切以顾客利益为重的立场。
第二点就是根据危机的影响精心选择媒体,媒体的选择是企业处理危机公关的另一个决定成败的细节问题。不少企业在危机发生之后习惯性采取沉默,希望时间将事件淡化、然而适得其反,危机却总在沉默中爆发。例如中国消费者上诉雀巢转基因食品事件发生后,雀巢公司始终没有与媒体进行有效地沟通,任凭媒体猜测,也没有通过任何形式发布任何解释,最后问题发展到难以收拾。舆论批判由原先地问题奶粉上升到了对整个雀巢公司运营体系,甚至牵扯到商业道德等重大问题。企业对事件的澄清、解释、改正只有通过媒体才能被公众知道,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当危机事件一旦出现,消息会象病毒一样,通过各种渠道快速蔓延传播。特别现在是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BBS、博客、纸质传媒……这些信息既不能回避,也难以掩盖。当危机来临时,企业的内部容易混乱,因此形成统一口径的对外传播声音是形式要求的必然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宣传的无序,让外界产生猜疑、质疑。危机发生后,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企业要建立媒体联盟,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小部分的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与他们长期保持联系,就是为了双方建立长久、相互的信任,当危机来的时候,可以做你有力的后盾。
最后一点就是内部的稳定,攘外必须安内,在企业内部应当避免发生人心不稳、添油加醋、胡乱猜忌的事情,企业形象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一旦破坏,后果实在难以想象。此时领导层应告知各级管理层以及员工事件的真相和对策,大家同心同德,共度难关。危机管理讲的最多的是需要信任。这个信任在企业内部极为重要,我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共同建立一个诚信的环境。
随着企业利益相关方对于企业信息关注度日益提升,当今的企业已经进入“透明”的时代。食品企业必将长时间的“曝光”在群众眼皮底下,企业信息传播的透明度与利益方的关注度交错在一起,左右着企业出现公关危机的可能性。企业进行舆论危机公关,其实质是为了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达到顺利渡过危机、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的目的。总之无论是面对哪一方面的危机,我们一旦有准备危机公关方案,并及时采取实行它的话,那么危机带来的伤害就不会那么大了,对将来的影响风险也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