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我是一名临时调度员
|
|
|
在海丰农场,有一座四卯酉河桥,它连接着场部和米业,是来往的交通要道。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桥体受过两次船队重创,彻底不能通行。
由于桥断了,桥南单位职工上下班问题成了严重困扰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问题。为此,党委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商讨解决方案。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提议轮渡,轮渡虽然解决交通困难,但技术人员紧张、安全风险大,安全第一,这条方案很快就被扼杀了。唯一的解决方法是绕行,许多职工原来骑自行车、电动车上下班,绕行的话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半天了,这样影响正常工作。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李红玉,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会上响起,“大家不要慌,我们可以与大丰客运公司签订协议,一天两次接送职工上下班,缓解便桥搭建期间职工上下班的困难。”
乍一听,方案是有了,但实施起来确不是件容易事。海丰桥南有基地本部和十一个生产大队,每个大队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下班时间根本无法统一,这需要一个人来担当调度员的工作。海丰米业基地安全负责人李红玉主动申请了这项工作。在他的办公桌上,一个座机、两个手机,居然同时响铃。门外还有驾驶员在喊,“今天我几点开?”电话同时接,歪着头,夹在肩膀上。“什么时候到我们大队?”,“我们大队在收割青贮,晚一个小时接我们好吗?”……他不厌其烦,逐一回答。
作为车辆的临时调度员,既要保证车辆安全,又要做到优质服务,李红玉做到认真负责、严谨和礼貌,接听电话总是:“你好,请讲,马上安排车子到你那,请稍等片刻”,在确定时间方面,他每天都制定时刻表,稍有变动,总是提前半小时电话告知。在他悉心调度下,米业基地分公司生产工作平稳快速地进行着。
“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李红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发展在海丰,党员当先锋” 的承诺,正是有这样一批党员,默默地奉献着,海丰的明天会更美好。(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