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读懂生活

由读《上山采珍集》想到
施 裕(作者单位:农房集团)

  人生,是一个说不尽、道不明的话题。对这样一个人人皆可置喙,但是仁者、智者所见又多有殊异的话题,谈起来可颇不容易。

 
  中秋放假期间,母亲生病住院,我陪着母亲。一边伺候病床上的母亲,一边读着黄学有的《上山采珍集》,内心却非常的纠结。
 
  黄学有的《上山采珍集》,谈的正是人生和生活。它引发我人生的思考,引发我如何理解母亲这一路走过的人生道路和如何读懂母亲对生活的理解。母亲已七十多岁,体弱多病,日渐衰弱。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年轻时是多么的能干,她做过连队的连长,学校的校长。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为了我们三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不知操碎了多少心。当她想好好享受清福的时候,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但母亲从来不说起这些,心中总念叨着儿女们。我想,也许这就是我母亲的人生,是我母亲对生活的理解。
 
  感悟人生,人生感悟——词序做一颠倒,涵义迥然不同。尽管如此,这动与静、过程与结果的两种状态,指向的却是同一个命题:读懂生活。
 
  怎样读懂生活呢?
 
  作者以《上山采珍集》这个特别的书名来因物喻志:人生如一座高山,“感悟人生”是一种上山攀援的过程,而惟有足之所践,心随所至,才有撷英采珍的福气,也才能在如夏花般绚烂的人生中穿行,一路抵达永恒的精神家园,获得最终的“人生感悟”。
 
  作者说:人生有三境,一曰受辱心不惊,二曰苦中能作乐,三曰“舍”“得”都从容;人生有三喻,即人生如水,人生如茶,人生如旅;人生有三德,乃知恩图报之德,助人为乐之德,与人为善之德……这般慰藉心灵而又娓娓道来的慧言真知,在书中俯拾皆是。
 
  深奥的语言往往并无深意,而浅近的表达却常常意蕴悠长。对人生这样的大主题,该书却无意拉开架势,堆砌繁复的辞藻和概念来唬人,只是将纯粹的思想假以质朴而隽永的文字,从超然的胸襟中自然流泻,透着著者作为过来人的那种宁静、淡定和从容,文已尽而意有余,顷刻间便攫住了读者的内心。常言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之谓也。
 
  每一个紧跟时代或被时代裹挟着向前的人,往往会身不由己,陀螺般飞旋在生活的表层。在这急匆匆的社会中,能心无旁骛、气定神闲地沉静下来,感悟人生、叩问心灵,委实是一种定力。
 
  读懂生活即是珍惜生命,作者在书中说得好:这是个稍纵即逝、不可复得的生命,是个没有来生、没有转世、没有轮回的生命,是无论对谁也只有行使一次权利的生命!
 
  虽然中秋假期在医院陪伴母亲中度过,但却重新认识人生、重新读懂了生活,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了母亲,使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