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涛(作者单位:上海海丰总公司)
我出生在豫西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记事起,贫困的“三农”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记忆中,故乡的山好青,故乡的水好秀,故乡的人好淳朴,可是,故乡的人却好穷。山民们世世代代靠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过活,用着原始的近乎刀耕火种的方式种地,过着一种靠天吃饭的生活。记得一年秋种时节,我随父亲下地干活,父亲踩着爬犁赶着黄牛犁地耙地,我则用镢头来把枯黄的玉米杆子砍掉,以便父亲犁地耙地后种小麦。我们父子俩忙活了一下午才弄了两亩地,还把我累得腰酸背痛。由于故乡处在大山深处,田地多为不平整的梯田,也没有浇灌田地的水源,因此,如果发生干旱或洪涝,村民们是无济于事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救命粮被老天爷所夺走。记忆中,父亲赶着黄牛犁地的镜头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定格为我心目中最美丽的风景,同时,也成为我记忆中农村落后生产方式的写照。
2002年,我进入全国著名农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读书。在沉淀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百年学府,我首次接触到了遗传育种、基因克隆等许多现代的农业生物技术。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植物细胞经过组织培养可以长成一颗完整的植株?一条植物根系可以把他放在水里进行无土栽培?先进的农业科级知识时刻灌输进我渴求知识的头脑。给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学校开发的一头种猪在拍卖会上竟然卖出11万元的天价。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农业知识的重要作用。我想,如果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能运用到故乡落后的农业生产上,不知会产生出多么巨大的经济效益。
2006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海丰农场工作。农场可真大,一望无际的田野望不到边。我本来以为7000余亩的大学校园面积够大了,没想到农场面积竟有25万亩之多。辽阔的农场给我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海丰地洁气清、鹤舞稻香的生态环境让我有了一种回归自然怀抱的感受,农场精良的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令我叹为观止。看到这样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水平,我不仅想,家乡的农业生产什么时候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首先从一名基层的农业技术员做起,在海丰这方广阔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后来,慢慢了解了海丰农场的历史,慢慢喜欢上了这片黄海之滨的金色土地。
我来到海丰工作不到三个月,一个以食品产业链为核心的现代都市产业集团——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就组建成立了,海丰农场被纳入了她的旗下,成为其现代都市农业板块的一个重要成员。随后,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和现金网站大全
工业园区相继落户海丰,临近的上海农场和川东农场在2009年又加入到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的大家庭中。身为一个光明人,看到集团一步步地发展壮大;作为一名海丰人,看到农场一天天成长变化,心中倍感欣慰和自豪。
虽然我来海丰工作不到短短的四年,但是农场的发展步伐却一刻没有停息。在这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海丰整合米业产业链、加速核心业务发展的步伐,切实体验到海丰打造“鹤舞稻香”和“东大滩”品牌、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所付出的精益求精的心血,亲身感受到了海丰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脚步。海丰的青贮种植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了、海丰方便米饭成功开发远销海外并进入国内大型超市了、海丰有有机大米并实现全国统一的质量可追溯了、海丰的草鸡蛋、水产品和野生蔬菜有统一品牌了、海丰设施良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海丰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持续推进、1.2 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在海丰成功落户;海丰的路越来越平整了、海丰的房越来越漂亮了、海丰的体育文化活动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海丰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繁荣,2009年,海丰总公司党委成功创建上海市国资委“争创党建标杆”主题活动“红旗党组织”……这一切的巨变,凝结了无数海丰干群孜孜不倦的追求与付出!
2008年,海丰总公司党政提出的海丰“5+2”产业发展战略给农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机农业试验区、生态农业耕作区、生态奶牛养殖区、标准化生态水产养殖场、食品工业及商贸区等五大产业区布局听起来让人热情澎湃;水系与林网配套、技术中心与培训中心配套想起来让人热血沸腾!2009年末,海丰党政又紧抓江苏沿海大开发的机遇规划了海丰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和五大产业——粮食及青贮产业、水产禽蛋养殖及农产品集成产业、农业服务及临港产业、林业及农业旅游产业、电缆及光纤产品产业。其中,首次将临港产业和农业旅游业列为发展规划,将进一步促进海丰农场的产业模式快速转型。我相信,未来的海丰农场蓝天会更蓝、白云会更白、大地会更绿、空气会更清、稻谷更香、蛋菜更鲜,未来的海丰必将趁着沿海大开发的东风,在光明集团的整体规划中加速发展转型,变得越来越漂亮,成为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和谐美好家园!
啊,情牵光明集团!情系海丰农业!情定海丰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