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为姝
打开《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事迹》,300名人物、事迹使我油然起敬。有我不曾知晓、闻所未闻的;有耳濡目染,成为我终身的楷模。雷锋——一个响亮而令几代人骄傲的名字,在我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的精神使我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净化,行为得以引领。
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堂课,老师讲的就是雷锋故事。雷锋出差乘火车,在车上看到许多旅客没有座位,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人;看到列车员很忙,就主动帮打扫车厢;他还给旅客倒水,帮妇女抱孩子,帮老人找座位,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这样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老师说:“雷锋叔叔为了帮助别人,他只知道助人为乐,是永远也不知道累”的那句话,我深信不疑,雷锋的故事百听不厌。
听雷锋故事,学雷锋榜样。我带着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车站帮助下车的女工抱小孩,得到表扬,还模仿雷锋说“我不累”。在学雷锋活动中我戴上了红领巾,成为“小干部”,懂得了生活中人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助人为乐,友爱同学,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看看《雷锋日记》,学学雷锋精神吧。这是在人妖颠倒的岁月,“受难”中的父亲对我说的话。于是,我把《雷锋日记》分门别类整理出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四个部分,并抄写在练习薄里。可当时雷锋精神也受到质疑,助人为乐精神被指责为不分敌我友;“钉子”精神戴上了走白专道路的帽子;“螺丝钉”精神划归到刘少奇同志“驯服工具论”受批判。时为中学生的我,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没有轻信,但还是感到迷茫、徘徊,“雷锋,‘沙漠化’了吗?”我呼唤和追求真理。
当万物复苏,唱响《春天的故事》之时,《雷锋日记》连同那本练习薄,依然作为礼物送给考上大学的侄儿;《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磁带依然是我的最爱。
我当工人时,是雷锋的“钉子”精神指点着我,钻研和自学机械制图获得学业证书;爱岗敬业,使我成为当年厂里唯一的四级磨床工、连续五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我担任团支部书记时,是雷锋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着我,带领车间团员青年在2个月业余时间里,利用废角料,突击赶制杀菌笼子,保障生产需要,在全厂大会上受到表扬。当21世纪商品经济盛行、我完成合资企业工作任务时,是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引领着我,顾全大局,不顾热讽冷嘲、不提个人待遇,党叫干啥就干啥,乐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时过境迁,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中还有时代意义吗?我以为确实需要呐喊。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雷锋精神,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有理论的创新、体制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同样,今天所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人们再去做“苦行僧”,再过清苦日子,或者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反对那种脱离国情、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个人经济能力的高消费和奢侈浪费。如今的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斗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人民利益甘于奉献的思想品德。你我身边无数英雄、劳模的行动证明,雷锋精神有时代意义,雷锋并没有走远;出国在美国西点军校的雷锋回来了;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尚未沙漠化。我相信雷锋精神,必将在我们下一代身上发扬光大。
雷锋精神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