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新中国的同龄人

                    
                                  蔡永超(农房集团)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阳光明媚,万里碧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每一颗心都激动万分,一个雄浑的声音在天安门响了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中国人民心中都有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一个人都永远铭记住了这个日子。
 
  迎着新中国初升的太阳,成千上万的婴儿呱呱坠地,从此,他们与新中国一起呼吸,一起成长,他们的命运便于新中国紧紧连在一起。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当我牙牙学语,爸爸就告诉我,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当我开始记事时,妈妈就告诉我,我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当我上幼儿园时,老师就开始教我们画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大字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我-就是一名新中国的同龄人!
 
  五十年前,刚刚背上书包的我,戴上了红领巾。那天我一直记忆犹深。因为那天是我10周岁的生日啊,天真无邪的眼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蹦蹦跳跳,幸福极了。年轻的祖国母亲牵着一个十岁小男孩的手,迈上了他的人生之路……
 
  一九六六年,十七岁的我,加入了共青团,是学生干部.正当我满怀激情、意气奋发、挥斥方遒时,新中国遭受了浩劫, 它带给了我们民族以深重的灾难。 学校停课了,初中毕业的我失去了上高中、上大学的希望。我曾经彷徨,曾经迷茫,曾经将涌流的热血沉淀成一杯无语的醇香 。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家在农村的便务农,城镇户口的便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有到边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那时,我们这些人当中也有上大学的,被称作工农兵大学生,但不是考取的,是被选拔或推荐的。
 
  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的那一年,我这个新中国的同龄人已经二十八岁了,恢复高考使我兴奋、我又看到了希望。摸起了扔下10多年的书本纸笔,我要搏一下,经过努力,我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走进了高校的课堂。由于时间和学业荒废得太多,考进大学后,无不争分夺秒。晚上11时熄灯之后,我还常常打着手电筒还看书。一些大课,为了“霸”个好座位,我总是要提前1个多小时到教室。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那时,我们这些高龄大学生经常聚在一起议论着“改革开放”、“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特区经济”等等一些热门话题,期望着大学毕业后为新中国的建设一展身手。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工作岗位,从普通职员到高级财务管理,从国营农场到房地产市场,一路风风火火,用我的勤奋与聪慧,为新中国的崛起添砖加瓦。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对我们这一代新中国同龄人的一个非常形象地叫法,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我们和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祖国翻天复地的变化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里。
 
  六十年来,在先烈战斗过的热土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处处城乡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家经济总量升跃为世界第三,“神七”飞天、“嫦娥”绕月实现了千年梦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日之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也曾经遭遇了洪水猛兽、非典、罕见的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但中国人民是压不倒的。龙的传人用辉煌的经济成果宣告了中国的强盛,书写了东方神话,人间传奇。
 
  常言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60年,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终于拼出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和谐局面和崭新环境。
 
  六十年一花甲,六十载数轮回,又是一个金牛欢跃,举国欢庆的日子。而在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的时候,我们这些有幸与新中国同龄的人也到了退休的年龄,结束工作“生涯”即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六十岁了,已不再年轻,但只要保持和年轻人一样的开拓和进取精神,那你就永远年轻。正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