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包容的智慧》有感
秋雨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和凤凰卫视的刘长乐。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1939年于志开上人座下剃度出家。1949年春天迁徙台湾。几十年间,他坚持弘扬人间佛教,并于1967年5月16日在高雄开创了佛光山,进而弘法于世界。刘长乐先生和来自两岸三地、五湖四海的员工,形成了华语媒体中的多元态势、融合道路和专业主义激情,放大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的整合。十年飞翔,他们用大地背负着天空的理想,又用天空辉映了大地的期许,创造了华语传媒的奇迹。刘长乐是传媒大师,凤凰领军人物。
读着两位高僧名士妙语连珠的对话,犹如温暖的春风习习扑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顿时感悟颇多,明白很多。尤其在夜深人静时,捧读这本书,心灵就像进入了宁静的世界,达到了“身心安泰”的平安境界。
谈到包容,星云大师许多话充满哲理,让人深思。他说,智慧就是包容。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真正的制胜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敌为友。“心如虚空”,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虚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得下钱。真正的管理,要包容,包容才能和谐,肚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要空出所有,才能建设一切。
大师强调要管好我们的“心”。因为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为此,大师开出了一剂生命的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纯,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我非常喜欢凤凰卫视,也很佩服刘长乐先生。他在与星云大师谈话中说到,作为一个视诚信为生命、讲究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凤凰卫视”应该帮助人们发现良知,追求良知,传播良知。纵然有环境、政策、市场的压力,但是“凤凰卫视”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因为良知代表了人性中最崇高的情感。他说,我们欣赏身处困境仍能微笑的人,欣赏能从痛苦中聚焦力量,从反省中激发勇气的人。
佛界与传媒界、高僧与名士的对话,在平易处交流,交流人生的历阅,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意趣盎然,言近旨远,让我们于窗前明月中看到梅花,于暗香浮动处观照了明月。
读《包容的智慧》,我们真的有“行到水穷处,从看云起时”的化机之妙;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包容之心。也印证了星云大师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