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2010世博主题遐想

林一平(作者单位: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一年多,但上海城里城外世博气氛已经春意浓浓。坐上公共汽车,穿行在上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与其同在的是英文表述: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为什么我们如此憧憬,这般向往的“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世界所接受?我想是改革开放30年给我们祖国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海市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显著的改善。就拿居住条件来说吧,小时候,我家住在老北站跟前的《端和坊》石窟门弄堂里,从上世纪50年代初,一直到2001年动迁搬走,一住50年,哪能会忘忆《72家房客》,那时群租人以家庭为主,与当今群租房的租房人以单身打工者为主,两者区别于此。老房子里没有卫生间,洗澡用木盆,如厕马桶痰盂。不足一公分半厚的木地板漏水透光,拖地板要拧干水,不然楼下外婆就会大声喊起来:“楼上林家漏水了!”。火车进出老北站,整个房子会摇晃,不亚于三四级地震,五斗橱上的三五牌座钟,半夜里会敲响,如果房子在摇,那肯定是火车开过,座钟乱了套路,人心乱了方寸,害怕房子倒塌。
 
  
  2001年动迁搬进普陀双泉公寓。站在11层楼窗前,可以远眺东方明珠的雄姿,俯看相邻多层住宅六楼阳台那个鸽棚,一群鸽子盘旋在七八层楼的高度。老北站石窟门房子只有三层楼,邻居阿德哥晒台上搭鸽棚,走出鸽棚的鸽子咕咕唱个不停,拍拍翅膀直冲蓝天,少年的我与阿德哥齐抬头仰视,对蓝天的向往被鸽子的奋飞牵上了白云间。如今,鸽子在多层楼房上空展翅,穿棱于高楼林立之间,飞得再远,也要飞回来。28年浪迹天涯后,我执著地叶落要归根。1969年春,上山下乡去了东北延边10年,转而定居西北18载,历经周折,回到黄浦江畔。凭窗俯视,鸽子以巢为半径,自由地飞翔,快乐地飞舞。在鸽子的视野中,当今的上海是展开的一幅画,广厦遍布全市,高架经纬连网,书写着未来,石窟门还成片,叙述着历史。
 
  08年年底,我陪一位英国朋友从东方明珠263米高处俯瞰上海,塔吊与高楼比肩相依。听说全市有8000多个工地在同时建设施工,还有多少地块,正在拆迁之中,拖上好几年的动迁不稀奇。动迁完了,地平整好了,荒芜赤裸,开发商择机开工,撞个好时机抛售多谋利,亦在情理之中。风起之处,尘土扬起,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不超标才难呢。坐车驶过延安中路高架,瞬间的感觉尤如穿行于混凝土大峡谷,一块有模样的绿地少之又少,一片像样的城市森林亦难寻。马路上行车难,高架常似停车场。高楼挨高楼,如同前胸贴后背。阳光,在冬天里找不到射入我家的窗户。玻璃窗下,与交通路平行的铁路向两方伸展无限,和谐号动车组轻盈滑过,不时内燃机车以雷霆万钧之力奋勇前进,轰鸣声震耳欲聋,将住宅楼电梯厅的声控照明灯,一盏盏顺着楼层逐一点亮,夜不能眠,噪音难忍。
 
  上海滩的楼房又高又多,更高更多,而且漂亮,更漂亮,依我眼光看来毫不逊色于东京与香港,30年努力的成就,骄傲地向世人展示,积聚起中华崛起的自信。按照科学发展观,以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标准来衡量评判,困惑难免,我们的城市还需要完善与进一步发展。对自已生活的这个城市,我们既满意,又不甚满意,因为我们描绘了新的蓝图,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城市更美好,生活才能更美好,上海人永远的追求与向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