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情人节何需玫瑰

王滨勇(作者单位:五四总公司)

  春节的爆竹声还未散尽,2月14日又迎来了西方的情人节。这是个西方人送给东方文化的“人情”。年轻人热衷送、中老年人开始送、爱着的人变着花样送:玫瑰、巧克力、烛光晚餐等,西方情人节的引入,已成为东方人在这一天向所爱之人表达爱意的快件。

  情人节不只是情人过。朋友间、同事间、爱人、家人送点小礼物,也是为了表达一种爱意。这种爱意比爱情来的更加广泛。对同事、朋友来说,情人节并不一定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他们也会互送一点礼物,但不一定是花、巧克力或其它奢侈物昂贵的礼物。他们看重的是礼物背后的心意:对方的一句话、一张卡贴、一句问候、一首歌曲…

  “LOVE IS AVERD”是西方人的一句谚语。意思是:爱不是用物质来表现的,平常的爱应该体现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里。中国的情人节,大多数要经过包装。很多人把爱和钱混在一起,男人为了面子,让情人节这天成了一种负担。这种商业化的情人节,更能让人感到没有诚意。一朵玫瑰几十元;餐厅只有情人套餐,真的没有必要。

  当然,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能给爱着的人带来一份浪漫和温馨,但一束玫瑰、一盒巧克力、一桌烛光晚餐又能代表什么呢?
  情人节里的玫瑰和巧克力的确是传送爱意的一种方式。可是,独特的爱不应该以如此统一的模式去表达。若说爱的呵护与浇灌需要超脱浪漫的话,那末,最超脱的浪漫应该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和一句贴心的慰语……

  玫瑰再娇艳,它终会枯萎凋谢;巧克力再甜美也会有过期或融化的危险。其实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牵挂、 一个甜蜜的笑容都可以给对方以温馨的感受!
 
2009年2月14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