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豫西散记

高招选(作者单位:海丰总公司米业基地分公司)
 
  今年国庆,我回到了已经阔别近两年的故乡——豫西山区。这次的故乡之行,带给我的记忆到现在还是无法忘记。
 
  我的故乡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处于黄河“几”字形大拐弯地带,被誉为黄河金三角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故乡取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意,自古就有三大宝——苹果、黄金和大枣,被称为“金城果乡”。自我06年春节回老家待了几天后,一直就没有回过故乡。这次听说奶奶身体不好,就抽出时间回家看看。由于列车在故乡的小县城车站不停靠,我就在临近的洛阳转车,顺便在洛阳见见我多年未见的老同学。
 
  经历了一夜的颠簸,列车在凌晨时分终于抵达洛阳这座豫西名城。我的故乡虽然不是洛阳,但在1986年以前还是隶属于洛阳地区管辖,也算是一半故乡吧。到了洛阳,到家就更进一步了。下了火车,我顿时感到一阵寒意扑面而来,这才意识到我已经在一夜之间从温暖的南方来到了秋意渐浓的北国。出了站口,老同学已经等候迎接我了。随后,老同学带我去吃早餐。在路上,沿街看到一排排的面馆,才意识的真的是到“家“了。在南方学习和工作已经6年多了,可是还是不太适应以米饭为主食的饮食习惯,总是每天少不了一顿面条,可是买的面条总是尝不出“家乡”的味道。想着马上就要吃到家乡的面食了,心情顿时激动起来。老同学带我去喝洛阳传统的小吃——牛肉汤,牛肉汤肉肥汤鲜,煮汤辅料全,用油炸过的辣椒和大蒜,渗一起捣碎,味道尤鲜。洛阳人早晨爱吃牛肉泡馍,拿切成细丝的烙馍去泡,或将汤买回泡,吃牛肉泡馍的人甚多。看着碗里铺着厚厚一层红油辣椒的牛肉汤,我早已是垂涎三尺,喝了一大碗麻辣鲜香的牛肉汤,我身上的寒意全无。
 
  在洛阳期间,我和老同学一起游览了这座千年帝都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这些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1961年,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我早有耳闻,但是两次来过洛阳都没有去看看。这次看过后,真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造诣叹为观止。只看到陡峭的石灰山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石窟中雕刻着形态各异的佛像,大的有十几米,小的只有几厘米,尤其是看到石窟中的最大佛像卢舍那佛坐像时,我完全被震撼了。卢舍那大佛光是耳朵就长达1.9米,从对面隔河相望的东山上远眺,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而那些小的佛像,最小的仅一寸之大,万佛洞中有这样小的佛像达15000多尊,而且神态不一,令人匪夷所思,真无法想象古人们是如何雕刻出这些精彩绝伦的石刻。龙门石窟不仅是古代宗教艺术的体现,而且还保留著大量的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为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石窟群的山体上修建有台阶和护栏以利于游人安全参观,随处可见的垃圾箱保持了景区的清洁,处处体现出现代的气息。石刻前都被放置了铁栏和防护网来保护佛像的安全,但是还是看到了许多佛像身体的某一部分遗失或被雨水侵蚀,给人留下了丝丝遗憾。当你置身于雄伟宏大的石窟艺术群,欣赏着东、西对峙的两座龙门青山风光,远眺缓缓北流的伊水,回味起“鲤鱼跳龙门”的典故,仿佛走进了一道历史与艺术的山水长廊。难怪白居易诗人会赞叹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走在车水马龙的洛阳街道上,时刻感受这座“十五朝古都”的现代节奏。看着繁华的街道、拥挤的公交、川流不息的人流,不由得会埋怨人怎么会这么多。可是当你回想起在隋炀帝时期,洛阳人口已突破百万,武则天时期,洛阳已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城市,已成为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当时城区面积远不及现在,你可以想象隋唐盛世的洛阳城是何等的繁华。司马光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已有4200年建城史的洛阳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展望着未来宏伟的发展蓝图。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支柱产业迅猛发展,东方红拖拉机、浮法玻璃、大阳摩托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相继出现,洛阳新区建设日新月异。洛阳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扩大开放,每年一届的洛阳牡丹花会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火炬接力成功在洛阳传递,沉睡千年的隋唐洛阳城遗址,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又一次激情碰撞:代表东方文明的河洛文化与代表西方文明的古希腊文化在中华母亲河畔融汇,点燃了华夏文明又一次走向世界的曙光。
 
  带着几尊唐三彩离开了洛阳继续向西,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故乡小城。故乡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苹果,我从小生活的小山村家家都种植苹果,我家也有几亩果园。由于故乡地处豫西山区,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小秦岭地区,丘陵起伏,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日照率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丰富,为苹果、草莓、桃、大枣、杏、李、梨等水果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灵宝苹果色泽鲜艳,清甜爽口,香浓质脆,营养丰富,耐贮耐运。1998年,灵宝苹果被中国果协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04年,灵宝市荣获了“全国苹果产业十强县(市)”的特别奖。记得小时候,家里一年四季苹果不断,上中学时每周从家里带了一些苹果和馒头就是几顿干粮。听说吃苹果可以预防口轻溃疡,可能只从大学后离开故乡,很少吃苹果了,经常得口轻溃疡,每次病起来持续好几天,疼痛难受,这时总会买上几斤苹果,吃了一段时间就好了。吃着买来的昂贵的苹果,总会忍不住想到故乡清脆香甜、便宜实惠的苹果。由于前几年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故乡的苹果大量滞销,价格一跌再跌,许多熟透的苹果落到果园中白白坏掉,许多果农纷纷砍树改种粮食。针对此种严峻的形势,市政府提出发展高档果品树立品牌意识的思路,大力发展苹果套袋、果树松塔形技术等,提高果品品质;同时,举行苹果销售宣传推介会,全面加快灵宝由苹果资源大市向苹果销售大市、苹果效益大市转变的步伐。每年9月10日至20日,故乡小城举行的“以果为媒,发展经济”为主题的金城果会都会吸引很多的旅游者和商务客人观光旅游,洽淡贸易。通过故乡人民不懈的努力,近几年苹果价格也逐步回升,果农的积极性也日渐高涨起来。幸好我家那时只把老果园的果树砍掉,留下了当时还未挂果的新果园,这次回家后还能吃到自家产的美味健康的苹果。在果园中,我发现有些个大质好的苹果上贴有“SOD”的黑色塑料纸标签,把标签撕下来以后,由于标签遮挡了阳光,果面上就留下了清晰的“SOD”的字样,就好像苹果上长了字。我好奇地问过父亲后才知道,原来SOD苹果是市里新引进的采用中国农业大学高新专利技术生产的一种富集SOD活性生物酶的绿色保健功能苹果,长期食用可起到“抗衰老、养颜美容、延年盖寿”之功效。由于家里生产的果品质量达不到SOD苹果的收购标准,只好被留在果树上当做普通苹果来销售。怪不得我回来时看到大街上有许多SOD苹果销售连锁店,之后我随机到一家店里问问价格,原来SOD苹果是论“个”卖,每个售价可达8元至10元,远高于普通苹果价格。我不仅为故乡人民强烈的市场和品牌意识所震撼。
 
  故乡的大枣也是果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灵宝大枣以果大核小、肉厚皮薄,色艳味美、富有弹性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曹靖华先生赋诗赞曰:“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鲁迅先生称赞:“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于中南无法购得”,视为珍品,泡茶待客。故乡的大枣尤以后地村所产最为有名,当地流传着一句话“苹果就看寺河山,大枣就数后地滩”就是最好的明证。滚滚黄河带来的泥沙冲积形成的沙壤土质,特别适合大枣、杏、西瓜等作物的生长。产于黄河沿岸沙土地带的贵妃杏果实大如鸭蛋,最大的重200克,果肉细韧,甜酸适口,芳香浓郁。另外,故乡的葡萄、核桃、李、梨、山楂、柿子、梅子、石榴等都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不仅为故乡神奇的黄土地能孕育出这么丰富的果品资源而感到自豪。
 
  这次回家后,感觉故乡的小城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故乡县城是在90年代依靠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城市,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达38种之多。黄金年产20余万两,产量连续16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因此,故乡被誉为“黄金之城”、“硫铁王国”、“中国金城”。自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后,经济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中国金城”的美誉,使故乡小城借助这个强有力的经济支柱建设了东部新区,现在又加快开发北部工业区。这次回来以后,以前从未看到过的企业和项目已经落户工业区,高楼林立,街道整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市的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与优化,新设了站台。原来随处停靠的公交也固定在站台上下客了。小城出现麦当劳和大型连锁超市了,雅戈尔、七匹狼、老人头等服装名牌专卖店也是随处可见,消费者络绎不绝。市委、市政府立足有色金属和果品产业两大优势全力推进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实现产业聚集,实现小城经济的又一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