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羡慕婆婆是个幸福的母亲,80多岁了,不仅耳聪目明,身体健朗,难得的是家庭和睦,晚辈孝顺,尽享天伦之乐。
婆婆是个家庭妇女,育有7个儿子,操持着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初到婆家时有些眼晕,大哥、二哥、三嫂、四嫂,不怎么搞得清楚。也许是感恩于母亲养育的不易,7个儿子都非常孝顺母亲,只要母亲高兴,便事事顺着母亲的心意。中秋前夕,我接到婆婆的一个电话,告诉我阿七头(小儿子)送来一盒“七星伴月”的月饼,说这多像母亲和我们7个儿子啊,母亲在中间,我们在周围。婆婆便通知各家休息日去她那儿领回自家的一个小月饼,在中秋节的晚上8点大家一起吃。我们家正装修呢,双休日约好了供货商来送货安装,走不开,便对婆婆说我们也有“七星伴月”的月饼,到时候会和大家一起吃的。婆婆说那意思是不一样的,你们若没空就叫四哥给你们送去。
周六下起了瑟瑟秋雨,细细密密的,想到四哥是有车一族,心里才稍稍有些释然。忽然窗前的小径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微躬着背,打着一把旧雨伞,那不是四哥吗?原来这天是世界无车日,年近六旬的四哥便放弃私家车,坐着公交车从大场附近的家里到保德路婆婆家取了那只月饼,再送到到普陀区的我家。四哥的裤脚被雨打湿了,我有些心疼,便抱怨道:就为一只月饼,姆妈有些夸张了吧?然而眼前的阿四头、阿五头(先生排行第五),硬是不应我,兄弟俩相视一笑,扯起了别的话题。我就知道他们的心思,即便辛苦,即便知道有些过分,也不愿违拗了母亲的意思。
都说宁波人家的媳妇不好当,婆婆知书达理,倒也不是太老式的人,但有些旧式的规矩还是守着的。节假日去婆家,男人们是不进厨房的,聊天、叙旧、看看电视,任凭我们妯娌几个忙作一团。大哥一家在外地,二嫂便领着三嫂、四嫂几个会做菜的,切、炒、煎、蒸,我不会烧菜,和六弟媳负责择菜、洗刷锅碗瓢盆。妯娌几个边干活边说些私房话,倒也其乐融融。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每次聚会二桌人坐得满满当当的,遇到身体不适的时候,想到要洗一大堆碗盆便有些发怵。出门时对先生说:今朝侬帮我汰碗好伐?先生自然是一口答应。然而这么多年来,出门时求援,临阵终究是开不了口的。二、三十年了,妯娌们谁没个头痛脑热,为了婆婆高兴,为了维护这份和谐,大家都是自己克服难处。好在回到各自的小家,男女是平等的。
父母的言行大概是最好的说教,如今孙辈们都长大了,孩子们毕业后领到的第一个月薪水一定会给奶奶送去,节假日会买礼物或送上红包,谈恋爱、结婚也会征求奶奶的意见。在家里他们或许会叛逆,会与父母顶嘴,然而在奶奶跟前必定是和颜悦色的、是温顺的孩子。
“七星伴月”,阿七头只说对了一半,在婆婆的周围岂止是七星,起码也有二十一颗星,而且随着孩子们长大,伴月的星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