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难忘恩师
|
|
|
——谨献给9.10教师节
○ 施裕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不由得又想起两位在我人生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恩师。一位是我们读初中时的班主任王大玲老师,另一位是我读中专时的语文老师孙潜老师。
王大玲老师实际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带我们的,直至初中毕业。那时王老师刚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是首位分配进农场当老师的大学生。当时她还带着年仅七岁的孩子,爱人仍在安徽茶林场工作。孤身一人,既做妈又当爸,还要教我们这帮毛头小孩,工作辛苦可想而知。偏偏我们这帮毛头小孩,学习基础比较差,又很会惹事,更增添了她工作的难度。她几乎无暇顾及她的孩子,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那时的我学习基础比较差,是一个不算特别聪明的孩子,但读书很用心、很勤奋。王老师知道后,经常鼓励我,帮助我,常对我说“勤能补拙,慢慢来会跟上的”。为了能使我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常常要我晚上到她家进行补习功课。晚上,她一面照顾好她年幼的孩子,一面又抽出时间帮我补课,常常至深夜。看着她劳累的样子,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一定要好好读书的信念更加坚定。她不仅对我如此,对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晚上到她家补课的,几乎天天有。当全班同学数学成绩提不上去的时候,她就陪我们一起上数学课,一起做题目,直到大家搞懂问止。事隔这么多年回忆起来,心中非常愧疚,给老师增添了太多的麻烦。由于王老师出色的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她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学校的领导。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她得知自己即将离开我们时,向我们道别时,全班同学都留下了眼泪,王老师也留下了激动的眼泪。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王老师真像妈妈一样精心呵护我们茁壮成长。如今自己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但王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却挥之不去,永留心间。
孙潜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学识渊博、具有学者风度的老先生。他上课娓娓动听,细声细语,特别是他批改作文非常认真,逐字逐句,评语很有特色。我非常喜欢上他的课,课后常常问他问题,时间一长,彼此变得熟悉起来了。由于我家住崇明,平时休假日没有办法回去。孙潜老师知道后对我说,有空上我家来坐坐吧。于是我就时常光顾孙潜老师的家,成了“忘年交”。孙老师知道我比较喜欢文学,经常借书给我,同时指导我该读哪些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潜老师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孙老师曾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后调入我就读的中专任教。如果不是被打成右派,他已经是大学教授了。每每谈起这些,他总是说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不是现在生活得很好吗?!由于我学的果蔬专业,不是自己很喜欢的专业,总流露出不想学的念头。孙老师知道后,开导我说,不要抱怨,读书关键是打基础,至于专业,将来还是有机会选择的,一定要先把书读下去。在他的鼓励下,我不仅以优异成绩毕业,还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如今孙潜老师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恩师难忘,愿天底下所有的老师健康、快乐!桃李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