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作者:茅俭
 
  记得十几年前,我发表过一首名为《芽》的短诗,我把芽比作“一把弯弓,射破褐色的阻隔;一双小手,托起沉沉的希望;一张小嘴喊出的决非幻想”。对芽的顽强生命力,我是极其敬佩的,好几回梦里,我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棵芽,一颗不断突破,不断向上的芽。或许日思夜想的缘故,近日芽的身影居然出现在我家里,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它们是从我家的水斗下水管内冒出来的,纤长莹洁的身子,两颗绿色小脑袋,惊奇的打量着周围世界,我在欣喜的同时,真有点不知所措。我极力回想着自己最近吃了哪些瓜果?丢了哪些果籽?西瓜、苹果、桃子、雪梨,它们是谁呢?我猜想着,又极力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它们在我吐出它们时,是如何牢牢的粘贴在管壁内,不让身子下滑,一天二天三天,当适合的气温给了它们足够成长的动力时,它们不顾一切的破壳,就象雏鸡啄破蛋壳一样,在某个夜晚或早晨,挺起了柔弱细长的身子,开始向世界发布绿色的宣言。尽管它们弱不禁风,但必竟有了成长意识,有了属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不影响它们生长,我洗涮东西变换了地方,并一再告诫家人不要碰伤了它们。每天起床,我头一件事便是近距离的打量它们,看看它们又长高了多少,有时会淋几滴清水给它们“营养营养”。我知道,狭小的水斗,加上缺乏阳光。它们终是成不了“气候”,但它们顽强生长的品质,紧紧的吸引了我,不由使我想起了生活中象它们的人来。
 
  我儿子同学的爸爸,就是象芽一样的人,他叫叶海,是安徽人,初到崇明农场打工时身无分文,在一家不锈钢制品厂工作,干的是抛光活,每天被粉尘弄得黑不溜秋,面目皆非,象来自非洲大陆的“黑人”,恶劣的工作环境并未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有一次,厂里接的任务很多,既使二十四小时连轴加班加点,也难以完成任务。此时,最急的是老板,他象热锅上的蚂蚁,不住的在车间内来回踱步。叶海便自告奋勇的对老板说,如果修好车间内两台坏的抛光机,来不及加工的活由他承包完成。老板将信将疑的打量了眼前这个中等身材,留着平顶头的青年,心想既使抛光机修好,哪来会干的人手?叶海看出了老板的疑虑,紧追着说:“老板,我会组织人手的,你让我试一下吧!”为了完成迫在眉睫的任务,老板居然放手一搏,答应了下来。叶海当夜,请来了他的几位同乡,手把手的教会了他们怎样干抛光活。
 
  想不到叶海的运气真不错,两台抛光机修好后,几位同乡居然有板有眼的上马了,手脚尽管慢了一点,但干的活不差,老板看过后挺放心的。此后,每每厂里有特急任务,来不及加工时,全包给他。几年下来,叶海的腰包鼓了起来,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能弄个小厂自己当老板,承揽更多的业务呢?他说干就干,在外面租了厂房,又组织了一批人马,搞起了自己的事业。
 
  现在叶海身价千万,今非昔比。他有好几家属于自己的小厂,不但承接抛光业务,还与别人合伙开饭店。家中三个子女,皆上私立学校,崇明县城和安徽老家都有自己的别墅。一辆子弹型的别克轿车整天进进出出,令人羡慕不已。他是厚道之人,自己富了,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几年来,他帮助他们脱贫,个个过上了好日子。
生活中,有着芽一样品质的人还有许多,他们共同的特点:不自卑、不气馁,只要有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他们执著不懈,一点点奋力向上,正如国外一位名人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你想成为一颗芽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