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裕(作者单位:农房集团)
8月13日,第三十届伦敦奥林匹克运动落下了帷幕,奥运圣火在伦敦的夜色中缓缓熄灭。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创造了勇夺38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的境外参赛奥运会最好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蓬勃发展的骄人成绩和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勃勃英姿。
伦敦奥运会在带给我们许多精彩和难忘瞬间的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遗憾,更让我感悟到了许多东西。
感悟之一:关于如何看待金牌的意义。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全民深入探讨金牌的意义。毋庸讳言,奥运金牌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一个泱泱大国,若在国际大赛中,总是与金牌无缘,或者只有零敲碎打的几块,那与大国地位如何相称。但今天,我们更看重的是获取金牌的方式。姚明用平静的语调说出了大家的心声:金牌之上还有价值取向。我们不能不择手段,违背人性地去掠夺金牌,这样的夺金不是大国的风范。仔细想想,我们讨论的何止是金牌?人类的竞争、政治家的政绩、GDP增长,离开了价值取向将会变得多么可怕!呵呵,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
感悟之二:关于如何传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每一届的奥运会,我们都可以看到奥林匹克精神在闪烁。身残志坚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来,以其惊人的毅力四次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矢志不渝的王皓,三度站上奥运银牌领奖台依然豁达淡定。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与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决赛中的巅峰对决,为我们奉献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从1984年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到伦敦奥运会陈若琳为中国代表团拿到第200枚夏季奥运会金牌,奥林匹克运动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崛起,见证了中国体育追求卓越的征程步伐铿锵、信心坚定。感悟伦敦赛场激情,难忘叶诗文在泳池中奋勇争先,在奥运泳坛奏响中国强音;难忘李金子受伤不离赛场,拼下一枚宝贵的铜牌……中国体育健儿对“更快、更高、更强”的执着追求,对“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深刻理解,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全力维护,将奥林匹克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中国的荣耀,更是奥林匹克的光荣。
感悟之三:关于如何面对偏见和不公。在伦敦奥运会上,我们也看到西方一部份人的失衡心态,他们对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的无端猜疑、指责,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比赛中国金牌得而复失等。面对刁难和干扰,中国健儿沉着应对、顽强抗争,不但充分展示了自身实力和良好风貌,也让奥林匹克运动奏响的团结、和平、友谊乐章更加响亮。 共享荣光是百年奥运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偏见与无知只是奥林匹克恢弘乐章中的一个插曲。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实现光荣和梦想的舞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平台。奥林匹克的旗帜,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谐共荣、百花齐放。政治尊重、文化多样和价值包容,同样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在伦敦,我们见证了同组跨栏选手对伤后刘翔的真诚抚慰,见证了中、韩男子乒乓球队激战之后的温情拥抱,见证了沙特阿拉伯田径女选手的首次奥运之旅,见证了数万名现场观众为落败者齐声助威的动人场景 。
绚烂过后归于平静,让我们以更加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奥运会,看待金牌,同时让我们记住这次伦敦奥运会,让我们记住叶诗文、孙杨、徐莉佳……同样让我们记住那些在赛扬上奋力拼搏,最终没有登上最高领奖台的运动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