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干部要有“危机感” 群众才有“幸福感”
|
|
|
陈建平(作者单位:光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党务公开中,对党员干部的年度工作进行述职测评,并将群众评议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不失为考察培养干部的一种好方法。既让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山大”,又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各项工作。群众说得好:干部有“危机感”,我们才有“幸福感”。
正确认识和对侍群众民主评议压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值得每个党员干部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变压力为动力,干事才会更有动力,落实才会更加给力。反之,精神懈怠,庸庸碌碌,甘当“太平官”、“混事官”,甚至走向反面,当了贪官、赃官,对群众而言,不仅没有幸福感,更是增添了担忧。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事业发展,百姓福祉。因此,干部的危机感更是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科学发展要有紧迫感。当前,国际和地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改革难题新旧交织,群众的民生期待水涨船高,国有企业都面临’不进则退,不转即哀”的挑战。形势逼人,催人奋进。在制定光明米业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之时,我们更要有“时不待我,无功则过”的紧迫感。团结群众做表率,凝聚众力谋发展,否则就会错失发展机遇。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需求,靠的是好作风、真本领。对群众要有敬畏感,心有所畏,业有所成。只有老老实实拜人民为师,才能克服能力不强,办法不多,成效不大的弱点,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从而真正嬴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流传千古,从政者忧患辛劳之中,哺育着百姓的幸福安乐。古人倘有这种认知,今天的党员干部更理应把追求民众的“幸福感”这篇文章做得更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充满阳光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