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加快转型创新发展

——读《从沸腾到癫狂》一书有感
  (作者单位:农房集团)
  近日,在细细品读由袁一泓撰写的《从沸腾到癫狂——泡沫背后的中国房地产真相》。从2011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限购、限贷、限价成为这次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房地产行业迎来了严寒的冬天。袁一泓在书中既表达了政府的一些意见,也反映了房地产从业者的一些看法,当然代表更多的是消费者的意见和观察,但他并没有对经济学家的意见随声附和,透露出作者的独立思考。这也是我喜欢读这本书的原因。
 
  书中提出了决定房价上涨的四个关键因素,即,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制度,招拍挂为主的土地出让制度,连续10年以年的货币超发的货币政策,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我认为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同时,他对房地产变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谦卑地说:“因为我即使写了,也不知道寄给谁;即使寄出,也没有人看。以下建议权当自娱自乐。”其实,我们知道,作为一个知名学者,他的这些建议都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他提出改革现行财政税收制度(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度),建立起与地方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现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去除GDP考核,坚决摒弃地产GDP主义等。袁一泓在书中强烈希望迅速、坚决变革房地产,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的制度体系,重新调整房地产的利益格局,以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
 
  袁一泓是一个局外者,所谓“旁观者清”。 袁一泓在书中说:“有一点可以明确,在房地产市场获得超额收益的时代正渐行渐远”。我想,农房集团作为一家在房地产行业驰骋20多年的国有企业,更应看清形势,注重理性发展,把“加快转型、创新发展”作为我们当务之急。要正确把握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未来10-20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的城市化离不开房地产,市场需求潜力大。今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0%,要达到60-65%的城市化率,还得增加2.5-3亿的城镇居民,这些新的城镇居民对旧区改造及改善性需求的要求强烈,每年开工量约在8亿平方米。没有搞跨的行业,只有搞跨的企业。只要加快企业转型,创新发展,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内生发展之路,就会度过寒冬,迎来春天。一是要向协调发展转变。房地产业发展要与整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发展相协调。二是要向绿色发展转变。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通过工业化建造方式和产业链组织方式,积极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三是要向和谐发展转变。大力发展中低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尽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居民的多元化住房需求。要强化住宅的消费属性,弱化投资品属性,回归住房的居住功能。四是要推进发展理念的创新。首要树立提高住宅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的理念。要推进建造方式的创新,重点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五是要推进产品和业态创新。从单纯依靠住宅开发向兼顾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工业地产、老年住宅转型,从单纯出售型住宅开发向兼顾持有商业物业和租赁型商品住房转型。六要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大住宅产业化技术集成。七要推进融资方式创新。从单一的银行开发贷款向债券融资、基金融资、信托产品等新领域延伸。八要推进管理方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质量和成本管理、人才管理、信息化管理、品牌和文化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