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燕(作者单位:光明米业跃进农业公司)
金秋十月,是光明米业三个基地农场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今年,亦如往常,公司举办了第四届丰收节活动,盛邀四方来客,共享丰收的喜悦。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很开心能参与到这次活动。脚踏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广袤原野上,与万名游客一起感受和分享大自然的馈赠。
忆及四年前第一届丰收节活动(又称跃进行活动),那时的我刚刚加入公司市场营销部,本计划将我安排在导游组,但因开设了产品展示销售厅,作为销售人员的我被协调到导购组。那阶段里展柜的租借、摆放、销售厅布局、导购的分配、培训、烧饭、销售等等我都有参与。因为是举办第一届活动,大家都没什么经验,便一边摸索一边操作。没想到第一届丰收节吸引了那么多市民到来,蜂拥而至如潮水般的游客,购买大米时空前的热闹场面,对我们收割现场的恋恋不舍,看到我们加工流水线时的信任与0赞许,都让我记忆犹新。那时的我,因为忙于接待游客、反复讲解,每天的嗓子都沙哑着。记得一天最高记录是烧18锅米饭让游客品尝……。
这些繁忙却又美好的记忆都一直铭记在我心里。因为全程参与了丰收节,让我对公司和产品有了快速的认识、深刻的印象。也深刻感受到公司浓厚的企业文化,于是便很快融入进跃进这个大家庭中,让我倍感自豪。这段经历为我以后的市场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因工作地点变动来到上海,未能参与第二、三届旅游节的志愿者队伍。今年,作为导游志愿者的我,全程参与了丰收节。大家穿上统一的服装,戴上工作证,为游客们介绍我们引以自豪的万亩良田和优质水稻品种。第一次做导游感觉让我紧张又期待,上了车与游客们聊起窗外秋收的美景;整齐划一的设施粮田,优美生态的自然环境,设备先进的机械化作业,科学有序的田间管理,令人难忘的大米精加工流程,丰富优质的各类产品等等。这一切吸引着游客也同样吸引着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接待过一车非常可爱游客。他们大部分是原先的农场知青。我在车上告知他们今天大家有幸会受到记者的采访,而他们能为在镜头里露脸显得十分兴奋。下车时,每人都争着和记者的摄像机打招呼,领着孩子到田里认真数着穗粒,对孩子进行实地科普,争着与大型联合收割机合影留念。这批农场老知青看到现在农场的巨变都非常激动。许多人回忆起年青时在这里奋斗拼搏的宝贵岁月而潸然泪下。而游客们对我们农场翻天覆地的巨变、对大米产品质量的充分肯定,也让我十分感慨。看着每一位为跃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而忙碌的身影,让我们新一代农垦人敬佩、感动。农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步前进的步伐都离不开默默奉献的农垦人。
游客们如此信任跃上海的现代农业,信任光明米业,作为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我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为保证丰收节期间的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公司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要求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今年的产品很丰富,除了种类丰富的大米,还有崇明土特产、南北干货、活鸽等系列产品。尤其是崇明土特产,因为是即食型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较大,丰收节销售达、游客多,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巨大。我每天去卖场查看销售产品的整体质量、抽检产品,重点检查容易出现问题的产品,通过远程监控和生产基地实地检查,每个流程的规范操作,记录的完整性,流通环节的安全清洁、操作人员的卫生状况、设备的正常运转等等,每个环节都不能遗漏,每个人都需鼓起十二分的精神,为圆满完成丰收节活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次旅游节,进一步增强了我对企业的归属感、依存度,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信任、责任都让我感动,仿佛,四年前一样,只不过,这一次,我的情感更加炽烈、丰富。丰收节会年年延续,作为现代农业一代知识员工,也在与企业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