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年味中的大白兔奶糖

耕 耘 (作者单位 集团总部)
 
  文革前,我们全家迁到上海在皖南丘陵地区的农场。那时父母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创伤,还要承受经常揭不开锅的窘迫,而对我这个不谙事理的孩童来说,在农场过年,是最开心和盼望的事情。
  从放寒假开始,我们这些“黄嘴小雏”就聚集在分场代销点门口,伸长脖子盼着公路上出现手扶拖拉机,因为拖拉机一到,就会向职工分上海装来的肥皂、草纸、香烟、老酒。有一次等到半夜12点,只听到代销点“阿胡子”老伯伯一声大吼:拖拉机回来了!家属区的灯一下子全亮了,狗叫、人呼,沸腾了,我“嗖”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出门就在冰面上朝天一跤。我们这群七八岁狗都嫌的顽童,在大人分年货的队伍中打滚、蹦着,“辟啪”扔着小鞭炮,浑身上下都被抹上浓浓的年味香。这次我们每家可分配到半斤糖果(硬、软搭配,其中有大白兔奶糖),两个苹果,一两黑木耳,一两干香菇,半斤糖年糕,一斤带鱼等。那心情,那激动,那自毫,我想不出有什么事可与当时的幸福比拟。我们拉着母亲的竹篮,拼命把头凑到刚分配的年货上,闻着香味,咽着口水。因为母亲要将年货放到过年串门结束才能给我们吃。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闻年货香的爱好,香菇艳香、苹果清香、糖果奶香、带鱼鲜香……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缠着“阿胡子”老伯伯把糖果包装盒外的蜡纸送给我们。“阿胡子”老伯伯其实在当天晚上就整理、分配好了,每人两张,可包四本书。开学上课前,我会把珍藏在口袋、快要融化的大白兔奶糖拿出来,和当地农村同学三人吃一颗,我们一起在大山里共同分享上海食品带来的自豪、幸福。完后,同学会将糖纸要去,夹在语文课本中欣赏一年。
  回想神奇的大白兔奶糖,当时带给我童年、带给我周围农村同学的美好愿景和期待整整有7年。
  如今食品丰富了,再也不用看着年货、闻着香味、咽着口水过年味瘾了,但那份特殊的经历却永远难忘,让我们多爱护、珍惜现在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