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我们的农场 我们的家

 巧(作者单位:上海农场)
 
  当上海用她美丽的名字,为我们命名,我们学会了坚守,演绎那光荣……
  每次唱起这首歌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让我深深陶醉在其中,我是生产队的一名技术员,所以对这首歌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触动,温柔中带着铿锵,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鼓舞的力量。
  今年是我来农场的第三个年头,记得刚来上海农场时的情景,一个小丫头带着大包小包来报到,炎热的七月,陌生的环境,迎接我的是热心的帮助,悉心的照顾,至今我都记得接待我的一位阿姨温馨的笑容,把我带到住处,还陪我去买了一台风扇。这件事深深影响着我,这样一件一件的事情渐渐改变了我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后来有同学问我农场怎么样时,我回答说,很美,因为环境美,人更美。
  外面的人或许不能理解,但是每一个上海农场的人都知道对于生产队而言摩托车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害怕,刚来上班时交通工具就是一大难题,“农场的女孩都这么强悍啊”,同学有时也这样调侃我,在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开始尝试,虽然因为急刹车在石子路上跌倒过;因为速度太快,在水泥路上被甩飞过;后来在田头、机耕道上经常性的人仰车翻,在这一次次摔跤的过程中我的车技也成长了,车速也平稳了许多,虽然每一次都会有短暂的疼痛,但是我想,我收获了更多。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生产队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黑色的皮肤。炎炎夏日,他们毅然奔波于田间,监督生产,查看大田生长状况,烈日关不住他们对庄稼牵肠挂肚的心,狂风挡不住他们下田的脚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黝黑的皮肤也和这片黄色的土地有着完美的融合。
  我曾经有过一种想法,来农场工作,那么我和普通农民有什么区别,二十几年的书岂不是白读了?原来并不是这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探索,记忆中“一步一回头”是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没有人因为眼前的成果而安于现状,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寻求更高效的生产管理措施。以队为家,爱苗如子,每个人都在尽职尽责,这种信念潜移默化的融在我心中,一直支持我,鼓舞我,要和大家一样认真去做事做人,做的更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