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落实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学习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和五四有限公司新三年发展战略有感
苗青(作者单位:五四有限公司滨海古园)
 
  近日学习了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和五四有限公司2013—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对于集团和五四在过去三年所取得的成就和总结的经验,以及未来三年发展蓝图有了基本认识。在欣喜于集团上下通过凝心聚力共创佳绩的同时,也为领导层着眼未来、务实规划感到敬佩。在通篇学习材料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五四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计划,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五四的企业文化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如果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能够将之建设成形,无疑将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就此自己谈些想法。
 
  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和内核
  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人都有个性,有他所遵循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价值观的差异,你的价值观决定着你会做哪些事和不会做哪些事。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也烙有管理者和员工独特的“人格印记”。这种人格印记,即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折射的是企业价值观。五四有限公司在过去三年里所取得的成绩是公司上下戮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支撑每个员工行动的正是“责任、激情、务实、创新”八个字所凝聚的核心价值观。这八个字就像是个“总开关”,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评价标准、形象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负责任的企业,做有激情的员工,务实工作,勇于创新!这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主体和内核,激励指引着五四人迈向未来,创造未来!
 
  二、企业文化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动力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企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可以展现企业自身的个性和追求,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基业常青。
制度文化是保证企业有序运转的规章原则,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企业的制度文化既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也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纪律准则,是企业生产经营、员工工作时都要遵守的刚性原则。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理念、管理哲学,也包括企业精神、形象标识。它形成于企业实践,养成于员工心中,是提升企业形象的软实力。这种精神文化是靠无数个典型事例、典型人物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企业兴衰的硬实力,既包括企业提供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也包括企业创造的品牌、专利与标准,还包括企业的厂房、设备与环境,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的东西。
未来,五四有限公司将以集团新三年发展战略为导向,着力培育和构建以集团“卓越、和谐、协同、效率”核心价值文化理念为引领、体现“狼性文化”内涵的具有五四特色的企业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打造具有敢为人先、敢争一流“亮剑精神”的员工团队,积极营造内育精神、外塑形象的浓厚文化氛围,为实现公司战略愿景而努力奋斗。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构建培育好企业文化是关键。
 
  三、企业文化是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的关键所在
  五四有限公司营造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明显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和衷共济干事业的氛围。要想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对于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内心的感受,你可以把知识塞到他们的头脑里,但员工心里的感受则很难改变,员工选择加入或退出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对自身的价值有没有得到实现的感受。不少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关心员工的心理感受,导致员工的流失,员工的流失会造成企业人才的匮乏,阻碍企业发展。
  影响员工去留的关键因素归属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的关键是企业文化。美国管理学家赫兹伯格认为,一家企业的管理、工作条件、工资等等属于工作的外在条件,它能解决员工“为什么在这里工作”的问题,能消除员工的不满足感,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足。而使人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包括成就感、责任感、晋升机会等等,它能解决“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的问题。由此可见,薪酬能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而促使人才努力工作、发挥潜力,则需要挖掘激励因素,如良好的工作氛围、自主的创造精神、全员参与管理的民主意识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企业“主人翁”意识,这些都是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也是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的赏识和尊重,员工也会愈加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自然会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与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协调,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随之增强,更愿意把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紧密相联,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能。此时,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利益的维护者和创造者,也是企业标准的捍卫者。这样的企业是有人格魅力的企业,是不容易被打垮的企业,是能够创造更大效益的企业!
 
  祝愿五四有限公司尽快培育更加成熟的企业文化,为顺利实现三年新规划打下扎实地基础,取得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