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农房真情行动 (二)

 
农工商房产真情温暖公益行动向大山深处进发
 
(农工商房产志愿者将文具用品送往山村)
(农工商房产志愿者将文具用品送到小朋友的手中)
(农工商房产志愿者向小朋友赠送纪念卡)
 
  11月30日早上9点,农工商房产真情温暖公益行动车队正式向大山深处进发,前往平凉崆峒区寨河乡姬家山村,为当地失依儿童家庭送去温暖。面对西北这片陌生的土地,大家心里有期待也有忐忑,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不知道在这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西北初印象
  虽然事先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平凉山区的路况还是让小伙伴们“惊呆”了。只能容一辆车通过的狭窄山道,接近90度的转弯,360度盘旋上山,让大家着实过了一把“漂移”瘾。再加上崎岖颠簸如过山车般的山路,四处扬起的黄沙,尚未融化的积雪,种种险境让大家仿佛置身于好莱坞大片般惊险刺激。
  除了山路,平凉山区的景色也蔚为壮观。连绵的山脉,层叠的梯田,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与南方截然不同的壮丽景色让大家不由得发出一阵阵惊叹。西北的土地贫瘠,仿佛永远缺乏生机,但自有一番苍茫雄浑的力量,正像这里的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最坚毅的品格。姬家山村还保留了窑洞等西北原始风貌,同时这里又是回民聚居地,伊斯兰元素也随处可见,各种文化的融合,使这里的景观更具特色。
  虽然跋山涉水,路途艰辛,但并没有减弱大家的热情。“如果不是因为公益,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来这种地方,体验不到这样的山路,看不到这样的景色,虽然辛苦,但是值得。”一位参与者这样说道。是的,我们在给别人送去温暖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人生。
 
让孩子“小有所依”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尚未成年,便因为父母丧失抚养能力或去世等各种原因而生活无依;他们渴望家庭温暖,却只能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身子单薄,却不得不背负生活的重担……因为事实上无人抚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失依儿童”。 
  在这次公益行动中,经过严格的调研筛选,共确定了平凉地区82个“失依儿童”名单,为他们送去壹基金温暖包。当天,农工商房产的爱心人士亲自探访了姬家山村、上沟村和西阳村的14户失依儿童家庭。他们中有父亲去世,母亲改嫁,8个月起就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女孩;有被离异父母抛弃,由奶奶一个人带大的自闭症儿童;有父母双亡,由亲戚轮流看顾的孤儿。其中有一户人家,父亲去世10年,母亲单独拉扯3个孩子,大哥16岁出去打工,家里还有一对上小学的兄妹。全家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母亲打理的18亩玉米地。在当地,玉米一斤9毛钱,18亩玉米地可卖不到2万块钱,去掉化肥、人工费用,每年净收入不到1万块钱。当然,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情况是,一旦出现旱灾,就可能面临数月颗粒无收,一年就可能赚不到钱,甚至负债。
  当我们把温暖包送到孩子们的手上,很多孩子迫不及待地换上了衣服鞋子,戴上围巾手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农工商房产团委青年志愿者特地精心亲手制作了贺卡,贺卡上写满了哥哥姐姐的祝福语。当孩子们一字一句地朗读着,我们内心充满温暖。我们也看到,很多孩子的衣服上都有破洞,他们可能几年也买不了一件新衣服,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顿时觉得一路的劳顿都烟消云散。
 
  目前,国家规定可以享受孤儿补贴的,是父母双亡的孩子。由于父母一方健在或者有法定监护人,“失依儿童”因种种原因无人抚养,也享受不到国家每年给予孤儿的生活补贴。在我们所探访的家庭里,不少家庭都表示是第一次接受社会组织的捐助,可见,帮助“失依儿童”之路还任重道远。明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崆峒区大寨乡童嘴村,将温暖延续。(张晨/文、摄影/施裕、黄卫、唐浩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