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忙碌在“三夏”的战士

杜斌(作者单位:光明米业海丰农业)

  如果把“三夏”比作一场战役的话,那来自光明米业海丰现代农业三大队的陶华绝对算得上是尖刀班的一员。
 
  七年前,青春年少的陶华光荣地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员,穿着绿色的军装来到南京军区某部队服役。在部队,陶华从事无人机飞行操作,他挥洒着激情与热血,忠实地履行着军人职责,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
 
  退伍之后,陶华来到海丰农业,成为一名农业生产技术员。他说他太怀念绿色了,田野里的绿意葱葱让他时刻想起身在军营的岁月,更让他看到作物的成长和收获的希望。在新的领域里,他以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执着,一如既往地爱岗敬业,潜心工作。
 
  体力好,身手敏捷是他的特征。热爱篮球的他被同事称为“跑不死”、“小飞侠”。他将部队的晨练和巡视田里情况结合起来,每天清晨在田间跑步5公里。陶华笑称之为5公里田间越野,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又能更仔细地观察,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军事化的管理被他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三夏”期间,陶华主要负责大队的浸种工作,这是对生产技术人员细心和责任心的极大考验。二十个浸种池,每个池中的品种、种子量、时间、操作流程等他都详细地记录在自制的浸种册上。把浸种池比作无人飞机,每块池子的数据就是飞机的航线、坐标......他烂熟于心。5000亩土地的浸种工作异常艰巨,遇到人手紧张时,他身体力行,加班加点,率先垂范。这边刚浸下一批种子,那边他又端起水枪进行洗种,确保种子干净清洁。军事化的管理、标准化的操作,加上军人的那股带头冲锋的干劲,使得三大队每批出池的种子都达到了高标准,为大队水稻播种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巡视一线生产的公司领导经常到三大队的浸种池看,也经常表扬他、鼓励他。每每此时,平时生龙活虎的陶华总是觉得不好意思,略带羞涩。
 
  从一名军人到生产技术能手,转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他骨子里的军人气质和冲锋干劲;从军装的翠绿到谷粒的金黄,转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他对事业的真挚热爱和忠诚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陶华用他青春的年华彰显了米业青年的风采,以他踏实的工作感诠释着米业人用于不断进取的精神。
 
  他就是战士陶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