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成长在光明时代

 

企业中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角色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体会
 
孙永斌(作者单位:光明米业饲料公司)
 
  按照米业集团《金穗班》的课程安排,最近我认真学习了培训专家胡彭令《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胡老师在企业中层管理者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角色一节中,深刻剖析和阐述了做一个最好的中层干部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对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们用全新的方法思考问题,以一种清晰的框架提出了中层的为人之本、处世之道、行事之要,为广大中层干部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及评价尺度,是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差距,并提供了改进的办法,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启示作用。
 
  一、做好对自身管理工作的定位,调整好自身的心态。现实社会中,一个公司的中层大体有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动担负起公司的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
  作为一名中层,我也有同感。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中层干部是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上,是上级领导工作的重要参谋、助手和工作任务、工作指令的主要的执行者;对下,是公司领导的代言者,是工作任务和工作指令完成情况的督导者和检查者;对中间来说,是横向沟通的实施者,一个公司中最难的不是垂直的管理,而是横向的沟通协调。要做到这三个方面,就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和对自身的定位。
  对于这种心态影响最大的首先是思维定势造成的,工作中管理上放松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只是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但是创新探索显然不够,充其量不过是想分内事的二流中层;其次是心态调整没有得到较好的梳理和引导。很长时间没能搞明白一些道理,比如,没有人能够原地踏步,将已有的优势固守一辈子,今天优秀,并不意味着明天还优秀,优势只有在不断超越中才能保护。所以,工作中固步自封多一点,对不同意见批评指责多一点,有时还不顾整体的环境和氛围而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技能,这些都容易损害形象,伤害感情;再者,没有使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位,勇于将已有的优势归零,反而放任自己。只有具备“归零心态”的人,才能不断地超越,不断进步。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心态调整是不可能到位的。因此,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和对自身的定位是做好中层工作的前提。
 
  二、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都知道充电和放电,只有做好了充电的工作,使用的时候才能够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同样,在我们做中层管理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做中层尤其是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中层管理工作时,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可以应对自如,是上级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的前提,也是自己带领本部门做好工作的保证。
  一流的中层管理者“忠”是前提,“能”是必须,“能”就是指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了专业的能力和素质,才会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塑造高绩效思维,进而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高绩效越来越被组织和领导者所重视,是否能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有效率的结果,将是衡量是否优秀的最根本标准。
  做为一个中层管理者,是协调企业上下级之间关系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部门的领头羊,又是上级得力的助手和有力的支持者。中层本身的工作能力、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甚至喜好都会对团队成员产生莫大的影响。中层管理者要做贯彻执行公司政策的先行者,要注意重德修身,塑造好自身形象。努力做到:不说假话,少说空话,示人以真实形象;有令先行,有禁先止,示人以表率形象;公平待人,公正处事,示人以公道形象,只有这样中层管理者就能勇于担当起下级学习的标杆。做到不断的总结、积累、归纳和借鉴,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固化自己的学习结果,将这些成果和能量吸收和应用。同时,在中层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当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素质,就是激励,作为中层管理者,应该同时是一流的激励大师,有义务帮助下属成长,这是一位中层管理者应尽的职责。使用科学的激励法,发挥“因才施管”的管理技能,把握并重视团队成员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最大的工作潜力,使自己的团队充满激情。
 
  三、加强团结与协作,团队的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首先要把发挥团队的力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给予高度重视。中层领导干部需要建设团结协作的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高效作用,打造高效团队。个人和团队间如同“鱼水”关系。一方面,需要每个人在这个团队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力,协调一致,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才能发挥团队威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之和的协同效应。另方面,如同南飞的大雁,团队也需要相互借力,彼此提携,这样前进的步伐才会整体加快,成功指数也会比单打独斗、孤军奋战高得多。 
  一流的中层管理者,不一定是团队中最擅长于该项工作的,但它一定能运用其卓越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工作。自己在团队建设中还需要做出不懈努力,尤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力量,不管是团队内部的,还是外部的,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借助各种力量,不但能减轻自己的负担,而且也会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从而使整个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其次,团队协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沟通。管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70%的管理问题是沟通问题。对中层管理者而言,沟通涉及的面更广、涉及的人更多。此外,中层领导在和团队成员一起工作的时候,要经常和团队成员沟通,但要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避免表述生硬,使谈话陷入僵局。因“合”而生“力”,倘若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能互信团结,都具有分享与协作的意识,并有为集体奉献的精神,那么,团队的竞争力则会大大提高,获胜成为必然的结果。
 
  四、加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个人若离开集体将会寸步难行。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当成施展才华的舞台,能以公司利益为重,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公司的发展,以公司的成功拓展自己的事业。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在公司发展的前提下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中层管理者上接高层管理者,下联企业普通员工,在这个核心中,中层管理者的作用巨大,使得基层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这样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会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对于中层管理者自身,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就会产生高度的信任,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并表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这种信任和奉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更有利于企业应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要将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并轨”,充分了解和理解企业发展愿景、思路,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方向,这样一个中层管理者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发展。
 
  五、作为中层管理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勇往直前。中层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承担得越多,获得的信任越大。“责任心铸造高品质”这句话道出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的中层管理者,这也将是一个企业团队的栋梁干部。当我们的下属犯了错的时候,如果我们的中层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对集体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上级和下属负责,其实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如果我们能对自己工作范畴之内的事情尽职尽责以外还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这种承担力,会让我们获得更快速的发展机会。
  作为中层管理者,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探寻更多的办法来解决,成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高手。对于上级领导下达的指示,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这样既考验了作为中层的办事能力,又能赢得领导的信任。遇到难题坚决摒弃潜意识里的逃避念头和惧怕感,不要怕解决不好,不要怕承担责任。只要迎难而上,才会大大缩短与最好中层的距离,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
 
  此外,“垫高别人,放低自己”的观念,对中层管理者才能够与广大员工形成亲如一家的紧密关系。“垫”的智慧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学习垫高别人,放低自己,表面上看对自己似乎没有什么价值,而实际上,让别人显得高大,无形中就让自己成了对方离不开的人,最有价值。让别人有了“安全感”,让别人有了“快乐”,让别人有了“自信”,让别人有了“希望”,别人才会认可你,成功的道路上也就会有更多的助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