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生命线

——读叶永烈《历史的侧影》有感
施裕(作者单位:农房集团)
 
  中秋休息在家,我把叶永烈撰写的《历史的侧影》认真读完。叶永烈是我比较喜欢的传记文学作家,他写的《“四人帮”兴亡》、《江青传》、《陈伯达传》等我都读过,都爱不释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记文学用文学记录人生,折射历史。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生命线。我的传记文学作品,用事实说话。众多生动、形象的细节,是传记文学的“细胞”。我注重第一手资料。我从事传记文学创作,往往“七分跑、三分写”。我把广泛、深入而艰难的采访,视为确保真实性及“捕捉”丰富细节的不可或缺的创作途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叶永烈写的传记文学会那么受人追捧,那么引人入胜的原因了。
 
  这本《历史的侧影》是叶永烈为当代历史作小小的注脚、寻觅当代历史侧影。但这些历史注脚、侧影大都涉及众所关注的历史话题,而且很多来自作者的第一手采访,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书中写到了许多知名人物,如宋庆龄、吕正操、熊光楷、钱学森、庄则栋、傅雷、谢晋等,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宋庆龄的清廉、庄则栋的勤奋,傅雷的坎坷。
 
  叶永烈在书中说,宋庆龄身居高位,住在那样豪华的大花园之中,有诸多的工作人员,在常人眼中,她是“人上人”,认为她的生活一定非常丰富多彩;她如此雍容华贵,消费一定“高水平”。
 
  其实不然,宋庆龄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宋庆龄个人生活的俭朴,却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宋庆龄要求管家对于每一笔支出,都详细记账。有一次,她听完管家报账,问道:“我那次送给外宾的丝绸,账上为什么没有记?”,管家解释说:“机关事务管理局给报销了。”她一听,马上很严肃地说:“这是我送的礼,怎么能让公家报销?”管家说:“下次一定要注意,这次已经报销了,就算了”。但宋庆龄坚持这次一定要付钱,管家知道宋庆龄说一不二的脾气,只好赶紧按她的意见去办。
 
  在宋庆龄去世之后,工作人员清理她的遗物,发现:她的睡衣已经补了好几次;她患关节炎,她的护膝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头自己编织的,护膝上面是一根用来系在腰间的绳子;她用的手绢是破的,总是要用到不能再用,才换一条新手绢。晚年的她,身体不断发胖,旧衣服穿不下了,她就在旧衣服上的衣腰、裤腰上加条。
 
  读到这儿,真的让我无比动容。一个令国人无比敬仰爱戴的孙夫人,如此的俭朴。而我们现在那些贪官,却背信弃义,贪得无厌,难怪要被人民所唾弃。
 
  庄则栋乒坛宿将,获得过世界冠军,当过国家体委主任。也正是他在1972年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嘱托,率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以“小球”推动地球,开创了“乒乓外交”,建立了历史性的功勋。就是这样一名显赫的名将,文化大革命被关了起来,197610月又开始了4 年的“监护审查”。而在这4年中除了交代自己在“文革中的严重错误,还开始细细思索自己的乒乓战术,总结乒乓理论。当“监护审查”结束时,谁也没有想到,庄则栋从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上升为乒乓球理论专家,写出了乒乓技术专论《闯与创》。对于自己的乒乓球技艺,庄则栋从力学、数学、物理、哲学种种角度加以总结。后来,庄则栋不仅成为乒乓球理论家,而且成为一名作家。他也潜心学习书法,写了一手漂亮的书法。庄则栋以世界冠军的毅力做事,无坚不催。
 
  读着庄则栋的故事,让我们想起巴顿将军的一段话:“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准不是看他事业顶峰的表现,而是看他跌下低谷后的反弹力。”这句话用在庄则栋的身上最贴切不过的。
 
  傅雷一生坎坷,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而性格又非常急躁的人。他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了《约翰·克里斯朵夫》,一套100多万字,可后来他重新看了这本书后,不满意他当年的翻译,于是又把这100多万字重新翻译了一遍。别人只是在原有的译著上面修改,而他则是推翻了重新进行。“文革”中傅雷夫妇双双上吊自杀。为了证明傅雷之死的真相,作者经过了无数次采访当事人,查阅当时上海市公安局对傅雷夫妇的尸检报告,证明傅雷夫妇的确是上吊自杀,而并非是服毒自杀。书中也披露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个平凡女子的不平凡之举。傅雷夫妇在蒙受红卫兵的残酷批斗之后,于196693日凌晨双双自杀。在那个年月,这叫“自绝于人民”,是不能收留骨灰的。然而,一位戴着大口罩的姑娘来到火葬场,声称自己是傅雷的“干女儿”,一定要保留傅雷夫妇的骨灰。这位与傅雷夫妇素不相识,只因为从小喜欢傅雷的译作,听说傅雷夫妇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愤然离世。她听罢心潮久久无法平静,她决意瞒着父母,独自行动。在这艰难时世,身为小小弱女子的她,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为此,她被打成了反革命,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她为傅雷伸张正义,付出沉重的代价,以至一生的幸福。更令我感动的是,她对于傅家的感谢之情,退避三舍,淡然处之。当傅雷次子傅敏来到上海,要当面表示谢意之际,她马上制止道:“你要说什么话,我心里很清楚。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吧!”。她精通书法和绘画,1988年获“庐山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她至今独身。如今退休多年的她,在上海过着平静、平凡、平淡的生活,绘画、诗词、音乐,使她的精神世界格外充实。她的名字叫江小燕。
 
  我打心底佩服江小燕,在那个年代做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她也为此付出一生沉重的代价,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求回报,一生无怨无悔。在许多人看来,这太不值得了。但我觉得这位平凡女子有着不平凡的胸襟、纯洁的灵魂,江小燕为华夏大地增添动人的春色。她的那份超然、宁然、净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掩卷而思,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历史的侧影》让我读懂了许多,也给我带了很多启迪。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让我们以史为鉴,照亮未来。(施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