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作者单位:种植条线第二党支部)
在黄海之滨,有一片热土地,四季里到处飘着丰收的芳香,在黄海之滨,有一群创业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只为共同理想,这鱼米之乡,就是海丰农业…。这首由海丰农业自编自演的海丰热土之歌讲述的就是海丰农业人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在各自岗位上尽职敬业、忘我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为粮食增产增收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张睿卿,现为海丰农业丰华一队的大队长。到海丰工作已有20年,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经验。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奋斗,踏踏实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挥洒着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所在的大队土壤条件差、农业生产环境恶劣,许多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但面对严峻的环境、艰巨的挑战,他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今年三夏形势严峻,为保证夏粮的适时收割以及水稻的播种质量,他总是早早来到大队,科学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大队夏粮的收割、水田机械作业、水稻的种植管理在他的安排下井然有序的展开。
此外,张睿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观察细节,善于发现问题,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会去纠正,及时安排人员清沟理水、水渠打坝堵水等等,这些细节确保了大田收割和水稻的种植。在水稻播种期间,稻种浸泡时间、芽口长度、大田水量、播种量等等都有着严格的控制。
张睿卿面对挑战充满了活力,积极开朗的应对一切挫折和困难。大队上下无不呈现出力挽狂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工作豪情,在他们脸上永远流露着自信和坚强。
激情成就梦想,实干铸就辉煌
曾强,北垦四队大队长,今年4月刚刚调入北垦四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他不畏艰难,立志把上级安排的工作做好。由于来大队的时间不长,他对许多工作还是很陌生,开展起来捉襟见肘,为了尽快适应环境,时常见他穿着胶鞋,骑着摩托车,在夏粮的收割、水稻的种植管理以及晒场安排上都闪耀着他的身影,他的这种激情饱满、斗志昂扬的心态让大队全体成员深受鼓舞。大队的水稻播种质量、大田管理等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今年,北垦四队承担了光明米业党员示范田高产创建任务,为切实抓好示范田建设,发挥党员示范田的带头作用,确保创建示范效果。曾强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大队员工和群众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他针对种植品种特性,专门制订了栽培技术方案,安排大队人员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实行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成本。上述措施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保证了高产创建示范效果,对大队水稻的增产增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曾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论在哪一岗位,干什么工作,只要充满激情,用执着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天,必有所得,成就不平凡的业绩。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起之秀代代强
蒋长根,毕业于扬州大学植保专业,2013年7月进入海丰现代农业工作,现为北垦三队技术员。虽然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但他吃苦耐劳、虚心好学,身上有着尽职尽责、肯干实干的劲头和爱岗敬业、奉献青春的可贵精神。“喜欢由于选择而被定格,生命源于选择而显璀璨”,这是对他最好的定义。在大队工作期间,他积极做好大队交代的每一项任务,时常可看到他一个人冒着酷暑在田间查苗,定时定点调查水稻的病虫草害,及时发现问题,安排人员打药、施肥,确保大队水稻的高产。
农业知识更新变化很快,书本上的许多知识在大田生产中不能实际运用,在生产指导中也时常举步维艰。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蒋长根总是虚心的向经验丰富的队长以及承包户学习请教,加强专业学习。在工作时间之余,他认真阅读水稻病虫草害相关书籍,时刻关注着大田水稻各生育时期相应的特性,了解水稻的生长规律,把握大田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他始终保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让我们感受到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把它应用于工作中,这样才能不断地获得成长。
激昂的青春,闪耀着光彩。以上的典型只是奋斗在海丰农业基层一线员工的缩影。这几年海丰农业高产创建成效突出、成绩喜人,实现了水稻单产连年增加,降本增效显著,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达到预期目标,提升了公司粮食生产整体水平。其中让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在平凡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他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点燃着自己工作的激情,宏扬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他们时刻用坚韧意志顽强拼搏,严谨工作,为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发挥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为自己所热爱的农业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冲刺50亿,实现米业梦”的目标而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