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
|
|
——记“光明丰收节”后勤组
周宗燕 (作者单位:光明米业种业公司)
“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从种业公司会议室里传来小车班驾驶员黄金祥师傅铿锵有力的发言,随即,会议室里响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这是我们“光明丰收节”每日总结例会上一句简单、朴实、有力的表态。
已经持续五年的“光明丰收节”每年都能顺利开展,且年年有进步,有创新,不断刷新纪录,离不开每位员工的付出,尤其是我们这一群时刻冲在最前面的党员队伍,他们奋勇争先带领着整个团队积极、昂扬,乐于奉献,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了一支团结、奋斗的“光明丰收节”志愿者团队。
每年的“光明丰收节”活动中,后勤组由种业公司车队员工组成,负责运送接驳导游组志愿者以及在展厅里为游客运送大米的艰巨任务。在运送志愿者队伍工作中,每天需在非常集中的时段将导游们及时送到等待地,合理分配运送时间,来回不停的奔波才能有效解决。最多的一天是10多名导游要接待60多辆大巴士,北沿公路上不停的周转,听从车队负责人程师傅的紧张有效调配。只要一有导游下车,程师傅比任何人都着急,急急的想把导游组第一时间送过去,生怕耽误接上任何一辆车,厂区里经常能看到程师傅焦急的催促,为了能保证有效接驳,驾驶员师傅们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不管有多着急,黄金祥师傅开着车都稳稳当当,沉重冷静,安全顺利的将我们志愿者队伍来回接驳。在紧张的运送中,幽默的阿标师傅经常会讲讲笑话缓解大家的疲劳和压力。每天,我们都在这么紧凑的配合衔接中顺利完成丰收节的工作,没有一个人说辛苦,诉抱怨。团队的默契、包容让大家爱上了志愿者工作,因为丰收节活动,大家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加深了解,促进友谊,相处都非常快乐、融洽。
大米加工厂区里,停满了大巴车,后勤组的阿标师傅和程金良师傅满头大汗的和消防队员们指挥着一辆又一辆大巴士的有序整齐停靠,进进出出的安排,保证厂区的安全。随即,他们来到展厅,和其他负责运送大米的志愿者们一起给游客送米。今年的游客是去年的两倍,汹涌的人潮站满了展厅,争先恐后的买米,小车班驾驶员们累的汗如雨下,刚送完一趟,还未到展厅,就已经被人拉着预定了,根本没有擦汗的时间,一辆小推车最多能装上10包大米,每一趟,大米都堆得高高满满的,运送志愿者们恨不得能多加几包,好像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一般。虽然展厅里配备了足够的小推车,但是面对汹涌集中的人潮,这猛烈的购买势头,运送人员和工具远远不够,他们就用双手来扛米,一趟趟的来回,炙热的太阳照在身上,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背。每天,运送人员靠自己的双手,在上午集中的时间至少要运送上千包的大米,来回运送近百次。这需要坚持、毅力和体力,驾驶员师傅们大多是年纪较大的同志,可是他们没有退却,每天都坚持在岗位上,完成一天的工作,卸下沉甸甸的担子,每个人都累得不想动弹,手臂没劲了,嗓子喊哑了,但是只要一站在岗位上,面对游客,每个人又充满了力量,鼓足了力气,带着真诚的微笑,忙碌又开始了。
在一次志愿者队伍大合照中,范宜彬师傅非常着急的问我们,啥时候能得到照片,我们开玩笑说只有电子照片,不会冲洗。范师傅很真切的给我们解释说,从第一届丰收节开始,他就来参加志愿者工作,现在快退休了,希望能将每年的志愿者合照打印出来,放在家里,做个纪念,这是很难得的活动,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也很珍惜志愿者这个大家庭,以后退休了看到照片也是一个念想。听了这个话,我肃然起敬,这位老同志让我们看到了感恩、珍惜,他们的奉献、付出,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坚持着,就是最大的不平凡,给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感人的一课,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朴实、最亲切、最真实的榜样,响应着争创“党员示范岗”号召,没有华丽的豪言壮语,正如黄金祥师傅一句朴实的“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奋斗、兢兢业业的奉献,立足本职岗位,为圆梦“百亿米业”目标实践自己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