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情感与哀思
|
|
|
蔡淑萍(作者单位:东海老年护理医院)
和往常一样,周一上班提前一刻钟进病房,护士告诉我28床阿婆凌晨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不自禁的往下沉,感到一阵阵的心酸。虽然阿婆病情严重,告病重已有一段时间,我和家属都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虽然我知道她已油尽灯枯,生命已耗到尽头,死亡对她来说或许是一种更好的解脱,但听到这个噩耗时,还是感到一阵揪心的、难以言表的难受。
阿婆是我的一个病人,确切地说是一位很难搞得定的病人。她 性格内向,孤僻,言语极少,每天查房时,我都会有意识在她的病房逗留一段时间,主动和她聊天,问她吃的怎样?睡得怎样?护工怎样?刚开始谈话,基本上是较生硬的,我问她答,不时还会恶语相向冲我一两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改变了和她沟通的方式,每次坐在她旁边,我会有意识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起我家里的故事,告诉她我母亲也是一位80多岁老人,自己一个人在家,挺孤独,而作为子女的我在外工作,尽不了为人子女的孝道,挺惭愧的。我妈妈和你一样,也是苦日子走过来的人,省吃俭用把我们姊妹养大不容易,我们年轻人是体会不到你们当年过苦日子的艰辛等。就这样,听着我的故事,她开始跟我打开话夹,聊起了她的故事,说她生病不知道有多苦,死又死不掉,在医院天天不是打针就是吃药,血管不好,又怕疼,吃饭菜里面不能放油,一吃油就会发病,家里又回不去,很想家等,说着说着眼泪流出来了。面对眼前的这位孤独无助老人内心的表白,我深受感染,为她拭去脸颊上那沧桑的泪水,耐心的跟她解释,因为你身体疾病的需要,你要住在这里治疗,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可以把我当做自己的闺女。听到我这么说她兴奋的不停的点头,脸上露出一种喜极望外的表情。从那一刻起,我就多了一个干妈,时刻履行着一个身为护士长女儿应尽的义务;从那一刻起,我就成了她生命的守护神,时刻关注着她的身体健康状况,防范着各种意外的发生。
病房的舒适整洁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在不让病人有抵触情绪的前提下,又必须对病房进行整改。我知道要想改变这位固执老人随意摆放东西的习惯,硬性要求是行不通的,只有以情动人才有可能。在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她都毫不留情的拒绝。无奈之下,我借助领导的力量,说领导来检查过病房,狠狠地批评我了,要是不及时整改还要扣我奖金,阿婆听到领导要扣我的钱,马上说“那你就快点整改吧”。此情此景,是我听到最美丽动听的一句话,能得到阿婆对我的关心和理解,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考虑到她东西多,特意在她病房另外加放一个衣柜;为了防止东西丢失,我亲自为她整理。结果东西多的还是放不下,只好劝她抛掉一些瓶瓶罐罐,把部分不需要用的物件帮她打包另外保管,忙碌了一上午,总算把她的病房整理的焕然一新的样子。我知道丢掉的瓶瓶罐罐也让她难以割舍,但庆幸的是还是配合我把东西理好了,让我欣慰。面对工作中存在这样棘手的问题,我只是尽力去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事实证明真心对待别人总会得到善意的回报。
喊了阿婆一年多的“老妈”,现在走进她的病房,人去楼空,感觉心里空空的。我们的感情虽没有亲情作为纽带,但在一起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早已让我们内心时刻牵挂着彼此。阿婆近半年发病越来越频繁,身体状况日渐衰退,在意识还是清醒时,她总是闹着不配合治疗,说怕疼,死了算了,但只要听到我喊一声“老妈,听话,我们在救你的命时”,她就会乖乖的平静下来。我知道她有极大的求生欲望,这么多年来她以顽强的意志不断地和疾病战斗着,就是希望好好地活着,可是最终她还是没挺过来,一个生命就此结束了,想到这些,心里酸酸的。内心有种迫切的想法,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把我和她的故事记载下来,以表达我对她的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