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作为于平凡的岗位
|
|
|
——记“光明森源“司炉组现场管理员曹小平
顾军峰(作者单位: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上海光明森源有限公司800多人的大家庭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拼命三郎”。他的名气来源于他30年丰富的锅炉操作经验,来源于他对本职的热情,更来源于大家对他敬业精神的认同。他就是设备部司炉组的现场管理员曹小平。
2013年2月,曹小平在“光明森源”设备部司炉组就职,同年7月,年产28000吨金针菇四期项目正式建设投产。曹小平因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操作技术被安排到司炉二组担任班组长。锅炉房内释放出的热量让操作现场如同生存在“撒哈拉”,曹小平的衣服被汗水一次又一次的渗透,瞬间被高温一次又一次的烤干,工作服上留下一条条微微泛白的汗渍,仿佛像是一个计数器,细数着他每天出汗的次数。
在“九道菇”生产工艺中,杀菌是直接影响到后期菌菇的出芽率。身为司炉组现场管理员,曹小平每天的任务就是确保为生产部门提供将近25万瓶的金针菇培养基杀菌工艺所需的蒸汽量。但锅炉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炉膛内免不了会出现结焦现象,经常需要炉膛清理,为此,曹小平总是身先士卒,带头一次次钻入炙热的炉膛打焦。2014年国庆节期间,设备部计划利用节假日对锅炉进行一次彻底的保养,清除堵塞在锅炉进料口的结焦块。当锅炉供应商的维修工还在等候机器自然冷却时,曹小平早已带上“角磨机”跳进了高达50度左右的炉膛里,前后反复进出3次,花了45分钟的时间终于将结焦块清理完毕。当曹小平钻出炉膛的时,脸颊被热浪烤的通红,口袋里手机外壳也被烘烤的变了形。设备供应商的维修工看到这一情景后说:“我们做了几十年的维修,在这种条件下从来就没有人敢尝试过,你可以等到锅炉自然冷下来在修也不急呀!”曹小平带着憨厚的笑容淡淡地回答:“争取半天的时间也是好的,国庆节后生产部就能按计划灭菌了,否则延误1天就会损失80吨的金针菇呢!”在场的同事赞许地说:“曹师傅,你就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啊!”从此,曹小平成了厂里的“拼命三郎”了,他总是这样说:“保证锅炉安全,保障生产正常是我的工作,我的原则”。平时,曹小平还积极组织他的团队参与“光明森源”创新行动项目的研究。他提出“按7:3的比例将菌菇基料与燃煤混合的燃烧方法”和“锅炉工作时打开侧炉门的创新方式”的建议,为企业节约了六分之一的运行成本。
平凡的岗位,最美的心灵;燃烧的激情,最美的付出。作为光明森源一名基层的劳动者,曹小平正用双手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一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