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倾情诠释敬业爱岗 激情展示青春风采

记光明米业海丰农业沈庆雷
杜斌(作者单位:光明米业海丰农业公司)
  沈庆雷,一个典型的“80后”。他爱岗敬业,“精”字当头,用工作业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勤”字为先,苦中作乐,用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己的青春风采;他谦虚谨慎,乐于承担,用行动诠释了一名青年党员的深刻内涵。
 
“精”字当头,彰显敬业情怀
  2011年,从事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以来,沈庆雷就把搞好工作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短短4年间,他从一名生手,转变为业务骨干;从之前的门外汉,成为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精益求精!”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去年,正是上海市科技兴农重大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创新》结题之年,该课题由于实施时间长、涉及领域广、参加人员多,大家都为沈庆雷能否组织好该课题验收事宜捏了一把汗。
  在无模板可学、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沈庆雷不等不靠,凭着对科技项目验收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他制定了“事前交待、事中交流、事后审核”的“三步曲”整理流程。在人手少、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他身兼数职,组织7个子课题一班人,每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并及时沟通,共同讨论解决疑难困惑,利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终于把300余页、几十万字的总结材料汇编整理出来。之后,他又把每个子课题总结挨个过堂检查,对材料总体把握,句句斟酌,字字推敲,大胆调结构、改内容、增附件、删重复,几易其稿。
正是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钻研、踏实肯干的热情,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取得了验收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勤”字为先,展示青春风采
  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需要频繁与上级业务部门、协作单位等多方交流,因此出差的次数较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几乎每次出差都带着十几斤重的笔记本电脑,无论是长途大巴、宾馆都是他的“流动办公桌”。
  为了争取时间,每次到外地出差,只要事情办妥,他都会迅速赶回单位。一次沈庆雷到上海办事,事情办完后已接近下午3点半。为了保证第二天及时赶到公司上班,他立刻马不停蹄往车站赶,终于满头大汗地赶上了回大丰的末班车。由于路上堵车,直到夜里十一点他才赶回家里。看着风尘仆仆的他,爱人小刘不免心疼地抱怨说“明天再回来不行吗,这样下去身体哪里吃得消啊!”而他只是淡然地说“明天还要工作等着我呢。”话还没说完,他就拖着疲惫的身子睡着了。
  随着这样的事情逐渐成为家常便饭,家人也渐渐地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直至现在都习以为常的支持他。
 
“乐”于承担,诠释党员内涵
  今年三夏,为了充实力量,公司在要求他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临时安排他参加质量检查工作小组力量,他欣然接受。
  每天,你都能在收割、整地、栽插、播种等现场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工作虽然辛苦、单调,但他没有抱怨,有的只是默默奉献。为了不耽误本职工作,他主动放弃中午休息,挤出时间撰写课题实施计划任务书、调整经费预算,编制课题年度实施方案,收集整理科技项目实施资料,实现了本职、临时工作两不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青年党员的深刻内涵,受到广大同事的赞扬。
  青春无怨,奉献无悔。沈庆雷用自己一贯的优异表现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有的只是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地为公司的事业发一份光,一份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