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天地自有一杆秤

东海申光公司从“找米下锅”到 “送单上门”的故事
闵才弟(作者单位:东海总公司)
 
  有道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客户,是企业,是职工。
  2013年12月26日,沈铭菊通过全公司职工直推后受命接任制造行业连遇“冰霜”走下坡路的上海申光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此时,原任总经理超龄退休;在私有企业不断成长的引诱下,原分管技术质量设备副总窜通销售部副经理合伙偷偷在外办起了自己的同类企业,公司订单本来清淡却利润最厚的产品订单被全部拉走……
 
  “申光公司换老总了”。次年元旦过后上班第一天,10余家原料供应商闻讯赶到新任总经理沈铭菊办公室,举着“欠债还钱”的字牌要求付清千万元货款。在企业现金流十分短缺的一时间,给刚上任的沈铭菊来了个“下马威”。
  在中国钢结构制造业,还没有听说过有女性担任总经理的,同行供应商对沈铭菊投来各种眼光就理所当然了。沈铭菊在内外交迫的窘境下,凭着组织和职工对她的信任,凭着对党、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她毫不胆怯地将公司目前遇到的困境与客户沟通,用诚信为本的理念和决心深深打动了供应商,在东海总公司的关心支持下,用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影响和左右了客户的订单方向,让濒临绝境的企业起死回生,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2014年,申光公司完成销售收入3.3亿元,利润比上年接近翻番,是申光公司开业来产值达到最高水平的一年。在企业恢复“健康”后,也使职工收入得到了同步增长。2014年,全部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上年同比增长16.71%,其中,一线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与上年同比增长17.49%。2015年1-4月份,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润296万元。不仅实现了开门红,国内风电、电力行业等十大配套企业的生产订单源源不断,年内生产订单爆满,已失取的订单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甚至有企业老总还亲自上门送订单,预付订单货款,使申光公司再度出现了“销大于产”的惊喜局面。
  在国人眼里,一位女同志哪有这么大的能量和心力,让一家正在走上绝境的国有制造企业重放光明、蒸蒸日上?
  公道自在人心。沈铭菊带领和依靠她的优秀团队,以过硬的产品质量,用以心换心的有效方法和坚守承诺的实际行动,让客户获得重新评判和选择。
 
一名党务干部的无奈转型
  八十年代初,19岁的沈铭菊从走进申光的那天起便爱上了上海农垦这片热土,钟爱着她的企业,坚守着她的自信。在申光,她当过机床工,做过成本会计,担任过财务科长,从一线工人逐步走上管理岗位。在2003年三个农场合并时担任劳动人事部经理,2004年担任党支部副书记,2007年接任党支部书记。
  在整整十年的党建工作中,她带领支部一班人,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工作重心,以“推动科技进步,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作表率,凝心聚力谋发展”等富有申光特色的党建创新活动,取得了成功经验,成为东海总公司红旗支部和标杆企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她把党建工作的切入点融入企业的经济发展中,率先在企业内部创立并实施ERP无纸化管理,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管控企业,突破了十多年来传统管理弊端积累的厚重坚冰,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科技”的笼子里,让规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严密的考核激励数据暴露在每个生产车间“阳光”下运行。这一独特的经验做法,在东海总公司乃至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系统得到推广。由此,她也被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党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
  自2011年下半年起,这家曾经持续不断成长壮大的中国机械紧固件行业优秀企业,与国内风电企业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发展瓶颈。随着国家对风电行业调整措施的落实,风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幅下降,引起风电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配套高强度紧固件价格不断下滑,成本压力增大,加上国家银根收紧,给企业带来了应收款余额不断上升、订单下降和库存积压的三重压力。沈铭菊她作为申光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在申光董事长的召感下,2013年她主动请战组建应收账款催讨巾帼小组,先后不下十多次南下广州、北上北京“找米下锅”,发扬申光人“务实拼搏、励精图治、争创一流”的精神,闯市场、访客户、讨货款、找订单,以“不见客户不借宿,不达目标不回家”的毅力和勇气,充分发挥了申光巾帼特有的魅力和智慧,感动了“上帝”,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如愿实现了董事会提出的“年内库存和应收账款各压缩两个2000万元”的既定目标。“真想不到,你们上海国有企业的女同志,千里迢迢不厌其烦地上门拜访,真是服了你们!”沈铭菊在与客户交往中,她以实际行动一次又一次地折服了对方,还与他们结上了不解之缘。
  申光公司作为一家具有30多年历史和6-700名员工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在前任两位上海市劳模的带领下,企业从小到大,在市场经济残酷竞争中经历了改制和动迁,企业也从成长到辉煌,从行业遇冷到效益下滑甚至面临亏损。2013年底,申光公司原任总经理超龄退休,在面临企业领军人物断层的情况下,上级组织经过调查、民意测评、职工直推,沈铭菊以最高信任票被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对沈铭菊来说,做党务工作烂熟于胸、得心应手,但转岗担任总经理还是“新娘出嫁第一回”。此时,没有思想准备的沈铭菊,在企业遇到既缺资金又无订单的情况下,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和忐忑不安的心理压力无奈接任了总经理之职。带着职工的期盼和组织的信任,在机遇和挑战中,她毅然挑起了这副不轻的担子。
  接任总经理后,沈铭菊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她激励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于是,她从头开始虚心向老前辈学习请教,有事同班子成员集体商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碰到技术难题,邀请行业专家进行 “会诊”,定下心神、暗自改进,很快成为了行家里手。前任“老总”高度评价她“上级组织和全体职工真是没有看错呀,凡她负责的样样工作都能挑得起且能划上满意的句号。连不少行业龙头老总也称赞她:“这么大的一家数百名职工的国有企业,让这位同行中唯一的女性管理得如此井井有条真是太不容易啦”。
就是这样,同行老总由不理解到理解,从不认可到认可。让沈铭菊成功实现了从党务工作向生产经营的角色转换。
 
用过硬的企业信誉和品牌质量取信于客户
  沈铭菊认为,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平时,她善于重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当客户碰到困难时,她会不遗余力地给予关心和帮助。她也知道,现在企业间竞争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质量是企业信用的保证。谁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著名的产品品牌、良好的企业形象,谁就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于是,她更注重去凝聚科技管理团队,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绿色能源机遇,重点突破风力发电配套高强度紧固件的关键技术,顺利通过了国家CNAS实验室中心认可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不断提升公司产品检测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5月12日,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申光公司组织召开了《钢结构用高强度锚固螺栓连接副》国标制定工作会。来自全国紧固件行业的二十多位技术专家,审议并通过了申光公司起草的《钢结构用高强度锚固螺栓连接副》国标草案。
   她与班子成员一起抓好团队建设,提供“孵化”经费,支持科技人员和一线职工自行寻找专业课题,成立科研小组,以成果铺就职业晋升之路。近年来,申光公司获得国家新产品特等奖2项、优秀奖3项、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24项、科技创新成果13项,先后参与了《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紧固件 扭矩-紧力试验》、《预载荷高强度栓接结构连接副 通用技术条件》、《预载荷高强度栓接结构连接副 HV型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和垫圈连接副》、《预载荷高强度栓接结构连接副 M39-M64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和垫圈连接副》等六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获得了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的话语权。申光公司“上城”牌商标被命名为上海市著名商标,“上城”牌产品连续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
  经过前几年的大浪淘沙和市场筛选,国内五大电力公司及十大风电企业重新选择产品质量好、交货信誉高的供应商,由于申光公司美誉口口相传、好评如潮,生产订单源源不断,并连续两年刷申光历年签约率。今年金风科技给出的订单额1.2亿元,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上一个月又要求新增2500万元,该集团副总裁还将订单亲自送到了申光“家门口”;今年五月初,远景公司提出只要申光公司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订单,但按照申光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只能接到60%的订单量。
 
携着母亲的手却见不到母亲的脸
  当今制造行业看上去有所回暖,但生产经营企业周转资金依然十分短缺,这是在该行业企业中共同遇到的瓶颈问题。
  今年四月下旬,沈铭菊已经买好了下周一要去广东明阳催讨应收款的飞机票。前天一大早,她与平常一样,带着烧好的热菜到医院去探望她83岁的老母亲,在她临走前,母亲知道自己的日子已经不远,拉着大女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她明白大女儿的工作一直很忙心里有话也不敢出口。沈铭菊也清楚地知道,母亲从2007年5月由于脑梗留下的后遗症,后又患糖尿病并发症已经瘫痪在床18个月,年老的父亲也因患糖尿病已经到了后期,血管三处堵塞,随时需要手术。作为大女儿,理应天天陪在父母的身边,尽尽孝心了。但作为一个企业的“一把手”,在企业日趋好转的今天,更需要宝贵的资金来支撑和推进发展。她明白母亲的心思,但还是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去南方的路程。在广东明阳还未见到客户,却出乎意料地接到了母亲病危的通知。她将情况向客户作了沟通后,没过几天,客户在周转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拖欠的货款分二次如数汇到了申光的账户上,而沈铭菊却再也没有看到母亲那慈祥的脸。作为母亲的大女儿,心里十分内疚,但作为一名企业老总,她感觉这样做值得。步入2015年,她又一次夸出海口,暗下决心和恒心,要去落实 “缩减两个6000万元”的目标任务。其实,这是她又在自我加压,让自己没有逃避的退路。
  就是这样,在她接任总经理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又先后十多次走南闯北为申光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奔波着。
 
  办企业不会一帆风顺,也很难做到长命百岁。但从沈铭菊一年多来的工作业绩看到了 “申光人”的较量最终以全胜战绩而亮相。但沈铭菊并没有一点“修成正果”的意气风发,相反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她也清楚,摆在自己眼前的并非一马平川,可任意驰骋,相反却是关山重重、路程迢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