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让三组数据说企业提质增效的必要
|
|
|
申海(作者单位:东海总公司)
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对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组数据大多不会陌生。从深层次看,这三组数据与当今的提质增效实在是关系紧密。
营业收入利润率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资产利润率的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比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也同时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经收益的能力。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上述三组数据指标分别为4.24%,1.39%,11.39%,而美国企业500强的上述三组数据指标分别为8.85%,2.92%,16.56%。有比较才能鉴别,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我们各个企业的相应数据如何,不妨对号入座掂掂分量。
国内企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专”的问题,而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也难以为继。我们的企业运行方式、状况也相差无几。加快从追求数量、规模的增长向追求质量的增长转变,成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企业提质增效无疑是言简意赅的引导和总结。
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和着力点在哪儿?针对上述三组数据而言,在提高营业收入利润率方面,则要关注销售数量,单位产品的平均售价,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管理、营销费用的控制;在提高资产利润率方面,则要加强资产管理,重视资产利用率,完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在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则要把握负债利息,企业资本结构及所得说率等。
企业提质增效还涉及员工绩效考核,工作效率提升,科研人员引进,尖端产品研发,规章制度执行等诸多方面,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说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联系实际,寻找企业自身的短板及不足,对症下药,攻坚克难,方可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