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长者风范永存心间

童锐志   (作者系集团退休干部,在参加东汪沙围垦期间曾担任围垦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今日写下这篇文章为纪念一位我很敬重的长者。他就是沈学行同志,原市农场局分管农业的副局长。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上海农垦系统工作,他喜欢大家叫他“老沈”。平易近人是他的一个特点,对下属、对群众他都有很强的亲和力。
   
  当时我在局办公室工作,对他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很是佩服。对老沈真正熟悉起来,是在参加东汪沙围垦的那段日子里,有八九个月的时间我们整天工作和生活在一起。1991年市政府批准农场局实施崇明东汪沙第一期围垦工程,为此局里专门成立了围垦指挥部,老沈担任总指挥。我是在“半路”上被补充进指挥部工作的,没有参加过前期非常艰苦的滩涂踏勘。老沈身先士卒,带领指挥部成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泥泞的滩涂上跋涉,为的是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大热天在滩涂上深一脚浅一脚的不易,那可是真的“泥里来水里去”啊。有一次老沈半个身子都陷进了滩涂的淤泥之中,大家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拔”出来。同志们开玩笑说,全上海五六百个局长,大概只有你沈局长60岁了还领着一帮人在滩涂上“玩泥巴”。
   
  作为围垦的总指挥,老沈足智多谋,敢于担当。他主动向市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求把根据航拍资料设计的大堤红线向外推进一段距离,增加围垦的面积。此建议迅速得到了批准。老沈和工作人员反复探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集中群众的智慧,大胆提出了用水泥楼板预制件来做护坡的设想。对这个设想,工程技术人员在论证过程中认为这是一场风险决策。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指挥部的决策会议上,老沈掷地有声的表态:“风险由我来承担。”
   
  白天,老沈坐着吉普车在各分指挥部之间奔波,在施工第一线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及时总结推广一些好的经验。大家都愿意听从他的指导,因为实在、管用,没有任何空话套话。晚上,回到指挥部,往往是组织开会或者个别探讨。我常常会想起老沈当时没日没夜地工作情形,真是太不容易了。
   
  纸短情长。我只是想写下一些文字以寄托哀思。老沈的身上积聚了许多“老围垦”的优秀品质,他们甘于奉献,他们埋头苦干,他们用生命和热血唱响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核心的农垦精神的赞歌,他们曾经是上海农垦的脊梁。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我敬重沈学行同志的为人之道,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向老沈这样的长者学习。我为自己能够在职业生涯中结识这样一位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并在他的直接指导下做过一些具体工作而感到荣幸。虽然他已过世,但他的长者风范,将永存我的心间。
 
     (作者系集团退休干部,在参加东汪沙围垦期间曾担任围垦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