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飘着菜香的“随想”

 周颂鲁(作者系东海总公司退休干部)
 
  我喜欢下厨,常常在烹调时迸发灵感,并当场将其速记下来,闲暇时再整理成文,写出一篇篇飘着菜香的“随想”。
  某日,我烧一只“香菇菜心”。灵感闪现,想到“菜心”司空见惯,原本普普通通,却因几只香菇而成了粤系名菜,在大小宴席上频频亮相,且清淡可口、赏心悦目,深得宾客的青睐。年轻时听母亲说:“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需要‘贵人’相助。”这“贵人”并非一定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的高官显贵。有的是提携你的伯乐,有的是默默站在背后支持你的朋友或同事……对“菜心”而言,“香菇”岂不就是助其脱颖而出的“贵人”。母亲还不忘教导我,不管何时何地,对于别人的给予,哪怕是一点一滴,都要珍惜、都要铭记在心,感恩是做人永远的道理。回顾一生,我也曾接受过“贵人”的相助:在“负重爬坡”的道路上,给了我关键的指点;在病倒急需救援的时候,及时将我送进医院……这些人都很平常,就像几片普普通通的香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但他们的帮助有多“贵”、有多“重”,我清清楚楚。直到今天,心香犹存,依然缭绕在我的身边。
  又有一次,做一只“黄豆芽烧油豆腐”,“随想”再次升空。此菜素净,且经济实惠,是我喜食的菜肴之一。那油豆腐绵软,蕴涵着家一般的温馨;黄豆芽形似如意,又叫“如意菜”。两者搭在一起,可口、吉利、洋溢着盎然的春意,真是食材中的绝配啊!我尝试过用黄豆芽分别与鱼、肉,甚至甲鱼、龙虾搭着一起烧。但都不如油豆腐那么入味、那么珠联璧合。烹饪不简单,不要以为只是烧烧而已,还要学会“搭配”,智商、情商一个都不能少。我想,烧小菜尚且如此,拍电影配演员、搭班子配领导,学问就一定更多、更深了。“不配贵的,只配合适的”。厨房里的世界很小,但是,其中有美味、有哲理、还有大智慧。
  在家里掌勺,经常还会遭遇做“八宝鸭”、“腌笃鲜”、“红烧肉”的不少讲究。怎么改刀、怎么焯水、怎么过油、怎么加糖色……各种菜品、各个菜系都有自己的名堂。有的很复杂、很繁琐,但我从不嫌麻烦。实践告诉我,名堂越多,“随想”也一定更精彩。需要注意的是有了灵感一定要马上记下来,否则稍纵即逝,后悔就来不及了。日久天长,炒菜的勺与速记的笔在手中交替使用。熟能生巧,便练就了“亦厨亦文”、“菜香”与“随想”共舞的一些能耐。退休以后,下厨和“爬格子”都是我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叠加,双重快乐,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成就着一天天的快快乐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