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忆香期

夏小丽(作者单位:上海农场)
 
  又是一年“春‘分’得意,农事繁忙”之时,在这个时刻,家乡各地的香期都陆续来到了。我们那儿的香期其实就是常说的赶集日,本是从古时延续下来的传统,是道教用于祭祀、庆典的固定日子。发展至今日,香期已脱离它原来存在的意义,而逐渐演变为农耕生产做各项准备的集会。
  儿时的记忆中,香期场是由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色香甜的味道、五颜六色的糖果、品种繁多的商品农具、高亢的小贩叫卖声等组成的。那时候最吸引我的就是那花花绿绿的美味棒棒糖,糖被做成各种形状,有斧子形的、球形的、蝴蝶形的之类,口味大多是甜甜的麦芽糖味道,然后再染上红的、绿的、黄的颜色,感觉花花绿绿的,特别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往往是吃完一颗糖,嘴角已经是浓浓的糖色,常常被大人们笑话。还有那长长的青皮甘蔗,咬上一口,顺着经络撕开来,感觉满口的甘甜汁水,让人回味无穷,不过,可要小心别被甘蔗皮划破嘴唇喔!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技艺高超的杂技团与马戏团,在香期到来的前些天,他们就踩着点儿过来了,找一块空旷的地扎营安寨,在高高的帐篷顶上插上各色彩旗,装上扩音喇叭,安顿好那些表演的动物们,就开始了他们的香期之旅。那时门票并不贵,2元就可以买票进去看一场精彩的表演,看猴子骑车、老虎钻火圈、小山羊坐车等,最惊险的是空中飞人表演,看杂技演员们在空中甩来甩去,从这个高架转移到另一个高架,看他们在空中旋转、跃起、弹跳,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真是既紧张又刺激,让人欲罢不能。往往在香期过后的几天,与同学们交流起来,都是杂技如何好看,又如何兴奋。那时,小小的心是如此的容易满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家乡的香期——二月初一那天往往伴随着雨水,在我印象中,十次香期倒是有八次会下雨。听老一辈人说,二月初一是龙王嫁女的日子,老龙王舍不得女儿出嫁,往往是情难自禁地哭鼻子,我们的香期场就遭受了“池鱼之灾”。不过,再大的雨也挡不住我们那颗雀跃的心和对香期的热情,于是,成千上百朵雨伞在长街上绽放开来,形成了香期场上独特的风景。往往是泥猴似的孩子满集市乱跑,后面是父母焦急的脸色与不住的埋怨,那种害怕孩子淋雨之后生病的焦躁一览无遗,浓浓的亲情弥漫开来,温暖了整个香期场。
  时至今日,我已远离家乡,然于灯火阑珊、万籁俱寂时,总是会想起远方的家乡,想起那些可爱的人、美丽的风景以及那些带给我幼小的童年无数快乐的香期场。但愿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而家乡的香期也能永远地流传下来,延续一份独特的传承,给远方的游子一个温馨的牵挂,一份美好的期盼与念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