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
崇明的秋
|
|
|
崇明的秋
姜欣(作者单位:良友集团光明米业)
来崇明已有两年了。清楚的记得2013年的秋天第一次来到崇明,那时刚上大一,学校应邀来到光明米业丰收节,我有幸也在其中,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规模的农场,一眼望去,只见湛蓝的天空,飘柔的白云,金黄的稻穗,无边无际,这是崇明特有的秋色,更是农场特有的秋色。从此,我便爱上了,这秋,这崇明,这农场。
今年的秋天,格外美丽,因为来的早,也来的深切。清晨,清冽的冷空气让人更加清爽。午后的阳光温暖如曛,宛如是十九大在这秋天里为我们送来了春天,更为我们带来了来年的希望,不自觉地就撸起了袖子,接着就是加油干!这样如此分明的昼暖夜凉,让这秋更加有了韵味。崇明不似别处,这里多是常年青灌木,唯有那路边一排排整齐而又笔直的水杉露出了褐色的皮肤,与天空的蓝,白云的白,柏油路的青,百搭出层次美,宛如人间仙境。崇明最多便是桥了,有大桥也有小桥,桥下的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潺潺流淌,河边那矮矮的青草翠绿茵茵,高大的灌木郁郁葱葱,时常还坐着一老翁在垂钓,正享受着这秋带来的惬意。
要说最能体现这秋的景象,那便是我们长江农业几万亩的金色稻田了,让这大地换了衣裳,更给崇明的秋增添了许多丰收的喜悦。远处,收割机轰隆隆的响声锵锵有力,他仿佛是这里最大的赢家,“看,这饱满的稻谷都被我尽收囊中了,”打场上打包的人们虽已累得气喘吁吁也不忘欢声笑语的讨论着,好像说的都是丰收这些事。那一群群的白鹭正追着翻田车翩翩起舞,肥沃的土地上有他们最爱的食物。还有那一辆辆的大巴,缓缓驶入崇明,来欣赏着秋色,来体会这丰收的喜悦。
五年前,我正是以一名游客的身份来到崇明的,不过,那一次的到来便将我的心留在了这里。如今,我已是这里的一员。今年的秋天我还做起了光明·良友丰收节的志愿者,此时,我便是以主人的身份向游客介绍了我们农场的光明大米,更向他们分享了这秋的喜悦。
如今,我最喜欢的依然是这崇明金色的秋,尽管平淡却令人充实,还有它背后的故事,闲时,我老爱缠着老师傅们和我讲讲农场围垦的事,聊聊老一辈们是怎样将过去的“北大荒”建设成如今这美丽富饶的绿水青山,这其中是付出了多少倍的努力才换来的。我们长江农业人也在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慢慢地将崇明变成了上海的“北大仓”。原来,最初打动我的不只这美丽的秋色,还有那老一辈知青的围垦精神和我们长江农业奋斗的农业情,真切而又朴实!现在,我也拿起了描绘这秋的画笔,希望用自己的一笔一画给这崇明的秋增添更多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