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礼包那些事
王德才(作者单位:上海水产集团东方国际水产中心)
春节将至,市民们开始准备年货,我不禁想起水产礼包那些事。
做水产生意的,除了专做大批发的,无论是做餐饮的,还是做伙食团生意的,乃至于做零售小生意的,水产礼包是必做的生意,而且,有的水产商家只做水产礼包生意,别的一概不做。为什么?利厚啊!
水产礼包,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水产礼包,受保鲜和保活的局限,里面的东西以冻品为主,因此,很自然的,在当年上海唯一的冻品市场——江浦路水产市场,水产礼包开始了它的不平常的旅程。
2006年末,因城市发展需要,江浦路水产市场拆除,几百家冻品批发商搬到了现在的军工路2866号上的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于是,水产大礼包,自然也跟着过来了。
上海赏菊国际贸易公司老总陈惠强从十六铺市场,到八仙桥市场,再到江浦路市场,最后到现在的东方国际水产中心,一路走来,对水产礼包的前世今生最清楚,据他回忆,水产礼包刚起步时,包装也没有现在那样漂亮,讲究些的在马夹袋上简单印上公司名称,简单些的便宜地买些人家统一印制的“水产礼包”字样的马夹袋。里面的货以东海的海鳗、带鱼、鲳鱼为主,价格一般在300元左右,当然,老板门还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放些猪腿、南北干货等东西,价格就看加的东西的多少和价值了,这样,有鱼、有肉、有南北货,这个年,到农贸市场买点蔬菜就过去了,这样的单位领导,也够为员工着想的,按现在的流行语,实实在在应该为他或他们点个赞!
到后来,水产礼包的生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对水产老板来说,做的人越来越多,做的量越来越大,有些礼包单价,动辄数千元:野生大黄鱼二条,帝皇蟹一只,大龙虾一只,再配上若干东海大鲳鱼、东海油带鱼、东海墨鱼和虾仁。更有甚者,放上几千到上万元的海参一盒。当然,这样的水产礼包,普通老百姓绝对是没有口福的,谁能吃到?你懂的!就是一般400—800元的水产礼包,也是普通单位的老百姓很难吃到的,这要单位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如金融、电力、通信、机关等单位的员工能够享用。那时,水产礼包做得好的水产老板,每天有十几万现金进账,真是数钱数到手软,现在,有了支付宝、微信等手机移动支付,不用数钱,店里也没有多少现金,即使小偷光顾,也没有多少损失,小偷也有失业的担心啦!
2012年,对水产礼包生意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水产大礼包,一般就做二个时间,国庆节一次,春节一次,元旦因为挨着春节,基本上没有量,“五一”劳动节不是传统节日,加上气候转暖,人们的饮食开始转为清淡,因此,也跑不出量。
2012年的国庆节,水产礼包生意还是好好的,有些关系多的老板,礼包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比如赏菊公司的陈老板,节前,每天总有发不完的货,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到了2012年11月初,十八大召开后,中央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三公”经费、“四风”问题,一个文件接一个文件发下来,水产大礼包量少了,水产大礼包变小了,水产大礼包利薄了,2013年春节的水产大礼包就一下不行了,原先订好的不要了,原先想要采购的不采购了, 2015年开始,稍微回上来一点。2016年,个人消费上来了,部分弥补了单位消费的减少,总体上,水产大礼包是稳中有升,有些水产界老手,总能在风口及时调整,开展网上销售,面向终端销售,让利销售,因此,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由于好的水产品,特别是上海人心仪的东海水产品产量有限,因此,行家往往在节前两个月左右提前下单,以确保到手的礼包中的水产品质量。
我国居民的水产消费,呈趋势性增加,而水产礼包,更是作为居民间送礼的一种普通选择,因此,水产礼包的前景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