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一起聆听“标杆”的故事

忠诚奉献  厚德笃行

一起聆听“标杆”的故事

叶慧芳 席璐璐(作者单位:上海农场

他是沿海水利施工生产线的“督查官”,每天穿梭40公里,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他是沿海水利党员群众中的“老大哥”,带领青年员工一起成长;

他是辛勤耕耘的“老黄牛”,匠心坚守四十载,将激情与干劲悉数奉献给了海丰这片壮阔的土地。

他高高的个子,眉宇间透露出一股雷厉风行的气势,虽年过半百,却很硬朗。他就是沿海水利技术部经理孔繁祥,熟识他的人都亲切的称呼他“老孔”,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农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77年,18岁的老孔毅然投身到了农场的建设中,将自己的命运与农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灵活应变解难题

老孔结缘沿海水利是在2009年,公司刚成立,老孔从房管所调到沿海水利任职业务部副经理,之后又被调到技术支持部任经理一职,直至现在。

记得一年冬天,公司正在实施良田改造工程,在土方测量环节就遇到了难题,现场到处淤泥积水成片,杂草丛生,加上土围屏障的拦截,几乎无法行走,该怎样确定测量观测点呢?有同志提出能不能用一根长竹竿作为标点,大家抱着希望却悻悻而归,由于地势太低,始终找不到好的观测点,测量工作被迫停止。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认为测量大差不差就行了;而有的同志却想尝试新的方案,认为还是精确才好,就这样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老孔看到这样的情景沉静地说:“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墨守陈规,要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选择利多弊少的最佳方案。无论何时,请大家记住,我们是一个团队,遇到困难不能急!”老孔当即就组织大家进行协商,权衡利弊,采取排除法,最终决定采用两个目标之间测量放线的方案,来解决观测点的问题。在随后的几天里,每天他领着年轻同志负重行走十几公里,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他毫不在乎;遇到跨河测量时,他总是穿着胶皮裤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淌水过河,竖起标尺。白天他和几个年轻同志来回奔走在杂草中,脚上穿的鞋也被杂草扎坏了,晚上,他又不顾一天的身心疲惫,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几个年轻的同志私下开玩笑地说:“这倔老头,还真是犟到底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观测点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整个测量任务顺利的进行,至此老孔深锁的眉头才慢慢地舒展开来,久违地笑容又重新挂在了他日晒雨淋黝黑的脸上。

青年同志“传帮带”

每年,公司都会新进大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或许还没来得及适应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就要投入到地形不熟且条件艰苦的水利工作,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老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特地向领导提出,由他带领新同事到施工现场亲身实践施工过程。新员工在现场遇到不懂的施工问题时,如测量仪器的使用等,老孔总是亲手示范,耐心地解答新员工的疑问,直到新员工真正弄懂为止。他的专业和热情,让新员工顿生好感,相处十分融洽,使新同事很快地融入到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在老孔的传授下,他们技术进步较快,没过多久新同事们都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了。同样在生活上老孔也给予了他们许多关心和照顾。记得二期鱼塘改造工程开始,项目部随着施工区域的改变要进行搬迁,老孔同志主动提出把较好的一套房子给新同事当宿舍,把单位给他配好的新空调给新同事装上了,而他自己却说:“这旧空调虽然外表破旧了点,不过功能还是齐全的嘛,扔了怪可惜的,我们这些老同志用用还是不错的!”老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同事的尊敬和爱戴。

坚守是一种责任

明年就要退休的老孔,依然每天早上6点准时第一个出现在工地上进行技术指导,很少有时间陪家人,遇到工期紧张时,他更是早早地来到工地,把工地当成了家,领导与同事多次劝他多注意休息,但他总是笑笑说:“我的工作就在这里!就在现场!我是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前几天,老孔在去现场的时候,由于道路难行,连人带车摔了下来,他却不顾疼痛只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前行,有人对他讲明年都退休了,还这么拼干嘛?老孔却说:“我只是坚守好最后一班岗,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止是我,我们每个人都要负起职责,坚守初心。”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孔同志拥有宽阔的胸怀,对工作是忠诚地奉献,不斤斤计较;对同事是积极热心的帮助,这给我们年轻人树立起了学习标杆。

几十年来,老孔一直默默的诉说着他的摩托车和每天40公里的故事,他是一只憨厚的老黄牛,将自己的青春年华无悔地奉献给了海丰这片淳朴的热土,没有抱怨,没有索取,无怨无悔!他就是矗立在海丰广袤大地上的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也是我们这代人心中永远追随的目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