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瀛食品:崛起的“鸭鸭王国”
文/顾 婉
一千多年前,浩荡东去的万里长江将高原带来的泥沙,聚集于入海口,形成了中国第三大岛——东海瀛洲崇明岛。也就是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岛屿上,崛起了农场的“鸭王国”——大瀛鸭鸭。
鸭鸭王国 唯有大瀛
90年初,当人们在埋怨市面上鸡、鸭产品吃口不香的时候,大瀛鸭鸭的鸭制品凭借独特的口感一炮而红,上市才3个月,就突破了销售量15万只的记录。不少肉鸭经营以低价竞争的方式与大瀛争市场,但生意均不如大瀛鸭鸭。
说到大瀛鸭鸭的创办,离不开公司总经理、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思忠。1990年9月13日,郭思忠带领公司骨干冒着酷热赶赴江西共青垦殖场,那气势恢宏的养鸭场,种养加销一体化的体制,令人瞠目的经济效益,深深地吸引了这些来自上海农垦的开拓者,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便萌生了创办大瀛鸭鸭的念头。回到崇明后,他们立即召开了干部会议,搭建班子,落实资金,紧锣密鼓的推进项目。
短短十天,占地达五十一亩的花园式生态鸭场就破土动工了,又过了一个月,第一批一千五百羽樱桃谷鸭苗迁进了正在建设中的养鸭场,再过了一个月,鸭鸭公司食品厂首批采用公司饲养的优质肉鸭,配以天然优质辅料和八味中药,传统的老卤浸制的盐水鸭出厂了。在第九届农垦产品展销会上,“大瀛鸭鸭”盐水鸭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产品几度脱销,日销量创下了10吨的记录,十天营业额达30多万元,成交额达80多万。大瀛开创了开创日销量33万多只的销售记录。短短一年,大瀛鸭鸭声誉鹊起。
1992年金秋十月,在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大瀛鸭鸭又力挫群雄,荣获全国畜禽产品金奖和银奖。大瀛品牌从此走出了不平凡的新乐章,1992年至今,大瀛已经先后获得了中国农业博览会四届金奖和名牌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国际名优产品、上海名牌产品、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十余项重大荣誉。2001年3月,“大瀛”商标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成为了崇明地区第一家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企业。
聚焦主业 推动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探索,大瀛食品现已形成肉鸡产业养加销一体化布局,肉鸡年养殖能力已经达到了200万羽,屠宰加工厂肉鸡日屠宰能力达到了3万羽,熟食加工厂日加工产品能力已经达到了10吨。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速冻、冷鲜、休闲等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依附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已难以满足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大瀛食品按照搞活终端战略发展,聚焦主业,对产品不断研发改进,在创新转型中提升食品行业核心竞争力,不断适应新零售等新兴市场要求。
漫漫长路 求索不止
放眼市场,行业竞争正在从平面转向立体和多维,新的机会又在这种转变中孕育和萌芽,大瀛食品始终坚持把基础做实、专业做深和品牌做强,为能让消费者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大瀛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养殖基地规模,在养殖品种上多下功夫,丰富林下鸡、麻鸭等新产品,提高大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开辟一条集高端禽类“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瀛食品积极开创品牌创新,重视品牌培育创建,充分发挥崇明大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优势,打好“绿色牌”和“生态牌”;积极宣传自我品牌,做靓品牌,提升大瀛食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公司围绕崇明农场搞活终端战略,结合市场新发展,坚定不移做实做强核心主业,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培育发展,在原料调整、技术改造、生产投入等方面重点倾斜,积极向精深加工发展,大力开发新产品,延长产品链条,力争做大规模总量,推动老字号品牌进一步加快创新转型,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光明的温暖,大瀛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