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爱马仕橙”驶入花博园区,价廉物美的餐饮这样出炉
“只有游客吃得满意,我们才最开心”。5月12日,花博园启动全负荷压力测试。一大早,光明餐车分公司负责人林晨就站在世纪馆前的流动餐车前,为餐车营业做最后检查:“给游客用的消毒液要摆好……花种子的标签朝外放,这样消费者看得清楚……”在记者看来,流动餐车上的商品已经摆放得很整齐,可她仍能找到改进空间。
18辆车12个点位,分布在花博园各大主要建筑和地标。而林晨要赶在大客流进入园区前,把每个点位都巡查一遍,“这是第一次全负荷压力测试,员工们第一次经历,一定要准备充足。”
一过11时,流动餐车前的游客就明显多起来。28元一份的红烧牛肉套餐、啤酒鸭套餐和藤椒肉片套餐最受欢迎。工作人员熟练地从冷藏柜中取出中央厨房加工好的套餐,加热,然后交给消费者。几名从闵行来参观的游客一边吃套餐,一边夸奖,“味道不错,价格挺实惠的。”
看起来一切顺利,林晨的手机却“叮叮咚咚”响起来——在流动餐车运营群中,不同点位发来各种需求:“我们这的便当快没了,能不能再送一点?”“饮料补货已经在路上,哪里交接比较合适?”……林晨迅速响应,一边将各方需求一一落实,一边和记者道歉:“要不你先四周逛逛?我们晚点再聊?”
直到14时许,流动餐车前的游客少了,她才抽了个空,继续和记者聊聊。
对参加压力测试的游客来说,大多是第一次走进花博园。可对林晨而言,已经在花博园驻扎了整整两个月,而且还要驻扎下去,为的是保障流动餐车运行正常。
鲜艳的爱马仕橙色光明流动餐车是本届花博会重要的餐饮保障网点,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机动。但灵活机动并不意味着随便营业,而是要综合考虑客流、行走路线、停放点周边供电设施等因素后,定点为游客服务。
打开林晨手机上的记步软件,这两个月来每天的步数都在2万以上。3月刚入园时,建设工程尚在收尾,没有游客,她就和同伴模拟游客通行路线,一个个点位排摸。一旦相中了位置,车辆如何停放、通电,都得与建设方协调。
除了选点位,餐车上的菜单也经过精心设计。早在2010世博会时,林晨和同伴就负责过园区内的临时餐饮点,算得上经验丰富。可说起花博会的餐车菜单,她还是感叹:“比世博园难度更大。”
一方面,世博会时采用临时供餐棚,餐品种类少,管理简单。现在有了通电后可加热、制冷的流动餐车后,能供应的餐饮品种大大丰富,林晨们也希望在车上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另一方面,花博会期间会遇上黄梅雨季,如何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证食品安全,是餐车的首要任务。
经过反复推敲,餐车选定了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在主食方面,摒弃了操作流程较长的现制现售产品,而是以中央厨房供应、加热即食的便当套餐以及预包装产品为主。小食上,增加了冷饮、饮料供应。同时,根据花博会特点,把小巧便携的花卉种子套装也带到了餐车上。所有产品售价均与园区外保持一致。
餐车的位置定了、菜单也定了,但林晨还不能松口气——这些都是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随着一轮轮压力测试启动,她不仅要穿梭于每个点位查看运行情况,而且要分析每一次压力测试结束后的销售数据,调整菜单和服务方式。
在前几次压力测试中,崇明本地的游客比较多,他们有的自带主食,有的游览后回家用餐,餐车上的饮料比主食受欢迎。而在全负荷压力测试中,来自市区的游客明显增加,对主食的需求也增加了,林晨迅速协调仓库,及时给餐车补货,“只是顺利应对了这次的压力测试,对我们来说,还要调整便当等主食的储备量,下一次可以应对得更从容。”
不同点位客流的偏好差异也被敏锐捕捉到,并积极响应。比如,世纪馆、复兴馆的客流对主食的需求较大,花栖堂里有很多餐饮企业,所以流动餐车上的饮料、酸奶、冷饮等餐后食品更受欢迎……
“虽然每辆餐车看起来都一样,但产品有区别。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根据游客需求及时调整。”林晨说,对光明流动餐车团队而言,从现在起的每一天都是压力测试,都会根据游客反馈完善服务,一直延续到展会落幕,“只有游客吃得满意,我们才最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