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闭本页
海博“银发”出租上路 为老人打车留条“慢车道”


海博“银发”出租上路 为老人打车留条“慢车道”


  白衬衫、蓝西服、白手套,黑发添银丝,神似“老克勒”。在潘泾路海博出租一分公司停车场,59岁驾驶员王勤国和老搭档63岁驾驶员仇志超正准备交接车。

  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为何还那么卖力?原来,王勤国发现,近年来老年人打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但“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为此发出了组建专门服务老年人的车队“召集令”。

  “召集令”发出后,许多刚退休的出租车司机纷纷响应。今年1月,海博出租银辉车队正式组建,司机平均年龄62岁。根据返聘试点规定,在驾驶员自愿前提下,男性出租车司机从业年龄由60岁延长至65岁,女性由55岁延长至60岁。试点对象为已注册、具备从业资格的出租车驾驶员。

  面对最需要照顾、最需要关爱的老年人,出租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他们留出一条“慢车道”。不仅如此,上海方方面面正一起努力,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打车更便利。

  开了20多年出租车的王勤国,现在经常碰到这样的尴尬情况。老年乘客上车后对王勤国“诉苦”:自己已扬招了很长时间,有的出租车空车经过,任凭你不断挥手,就是不停车接客,“唉,现在的出租车哪能这样!”   

  司机看到老人扬招为何不愿意接?一部分驾驶员嫌老人动作慢、耽误时间,而且老人叫车一般是短途,司机觉得不划算。

   “华山医院门口很多老人打车,往往就是二十块钱的生意。有时候,不少人只是打车去静安寺地铁站,所以很多司机不愿意接。”驾驶员徐云妹路过医院门口时,经常能看到老人在门口焦急扬招的场景。“他们不接短途生意,我就要接。”徐云妹说,开了20多年出租车,每单有多有少很正常,但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为什么不顺路带上老人呢?

   王勤国说:有一次,他路过国权东路某小区门口,一对老夫妇走出来,颤颤巍巍地挥动着手臂扬招。他赶紧停车接老人上车。上车后,老夫妇告诉他要去华山医院,他小心安全的把夫妻俩快速地送到了目的地。老夫妇下车后,一再要求王勤国留下联系方式,表示自己每周都要去一次华山医院,今后要用出租车,就直接和王勤国联系。“我积累了很多这样的固定客户,很高兴为他们服务。”他笑着说道。

  海博出租的银发驾驶员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优质服务,让市民重拾对出租车的信心,更希望通过“传、帮、带”,让年轻驾驶员继续守护和延续上海出租车营运事业。(孙逸 胡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