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结硕果
农发集团上农种植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成果出炉
产业强农,科技兴农。农发集团坚持“人才、品牌、科技、渠道”为核心要素的商业模式转型,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实用推广为根本,深挖农业生产、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让创新链的好技术转变为产业链的新应用。
在农发集团党委领导下,上农种植业顺应减人化、无人化发展方向,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开展高质高效施肥模式探索研究。在持续3年的自主革新和更新迭代下,提炼形成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让科技创新在基层改革发展的一线结出累累硕果。
自主研制
水、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在传统轮式机抛肥模式下,施肥不匀、肥效低下、肥料浪费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有效破解这一发展难题,提升肥料利用率和施肥均匀度,上农种植业引入无人机施肥技术,通过试验总结,其施肥均匀、肥量精确、不碾压作物等优势逐步显现,同时其施肥成本过高、不利于节本增效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补足这一缺陷,达到节水节肥、省工省本、高质高效的目的,2021年,上农种植业自主研制水肥一体机,在现有灌溉系统的基础上,将肥料溶于水中,以水为载体,对水稻同时进行灌溉和施肥工作,满足水稻生长养分需求,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迭代升级
为配套“缓释肥作底肥、尿素作追肥”的施肥方案,上农种植业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力度,在总结试验成果的基础上,2022年,对水肥一体机进行智能化迭代升级,以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为能源,以电机为驱动,实现施肥作业更加精准高效,应用面积由2000亩次推广至2.7万亩次。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水肥一体机得到生产队一致好评,在2023年增加研制水肥一体机至38台,服务面积扩大至3.2万亩次。2024年,水肥一体化已成为水稻追肥的主要技术手段。
成效显著
为验证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上农种植业强化科技攻关,开展“水肥一体化肥料利用率提升”课题研究。研究表明,与无人机施肥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稻田排水氮素流失,提高水稻叶绿素含量,增加水稻植株氮素含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可增加水稻分蘖,提高水稻成穗数,促进水稻植株生长,株高较高,有利于提升水稻产量。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可有效节约机械作业费,以每年推广3万亩次为例,与无人机施肥模式相比,可节约机械作业费近20万元。
应用要求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同一丘块高低落差需控制在5cm以内,有利于水层管理。配套基础灌溉设施需良好,田间不漏水,保水效果好。配套稻田进排水迅速顺畅,进水时长控制在10小时以内。肥料速溶性要强,同时管理人员能掌握好进水时间,并能控制下肥速度与进水速度相匹配,提高施肥均匀度。
水肥一体化“优秀技术革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着力激发了职工工匠精神,拓展了职工技术和创新思维,对促进集团技术升级、管理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农发集团党委领导下,上农种植业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以改革通堵点,以科技强支撑,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实现农发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朱琳 许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