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建设服务分公司,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按照海丰党委的要求,以“发展在海丰 党员当先锋”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让党支部活起来,让党员干部“动”起来。通过分阶段推进、分步骤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有重点、有目标、有落实。在抢险救灾一线、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创先争优”的含义,在员工中竖起了一个个醒目的党员标杆。
龙卷风中,我们是救灾先锋
8月15日下午3点左右,一场罕见的龙卷风袭击了海丰,风力达到十一级,短短的15分钟,5000余棵电线杆粗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或折断,使得海丰交通严重受阻,车辆无法通行;倒伏的树木压倒电线杆,电力基础设施受损也相当严重,出现大范围供电中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建设服务公司党支部紧急动员,周密部署,把党的组织坚挺地屹立于险情中,与广大共产党员同呼吸、共战斗,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党支部迅速启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组建了农场林网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党员抢险救灾队伍,紧急赶赴现场清理路障,疏通交通,看着一辆辆被拦的车辆,看着一棵棵倒伏的树木像拦路虎一样横在路上,共产党员、林业站副站长刘威第一个冲了上去:“大家抓紧时间,一起抬”,十余名党员、积极分子和员工随即迎了上去,他们一边用手油锯在前面开路,将一棵棵横卧路上的树木拦腰截断,一边启用吊车起吊,用卡车运走倒伏树木……,清障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他们手上磨出的血泡破了,泥水和汗水浸湿了身体,树枝刮坏了衣服,他们却毫不在意,经过三个小时的紧急清障,通往场部的主干道—海丰大道和其他道路终于恢复畅通了。
电力抢修工作已到持续到下午五点多了,共产党员、电力电灌部经理吴广财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要确保居民晚上用上电,此时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雨,吴广才同志带领抢修队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辗转在泥泞地抢修现场,竖直电线杆,检查排除故障,终于在天黑前恢复了居民用电,看着一间间亮起的房子,大家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共产党员、副总经理阮永根同志就带领外线班出发了。昨天的龙卷风夹杂着大暴雨导致八条10KV供电线路中六条线路跳闸,还有十几处高低压线路断线。
一到救灾现场,阮永根同志就指挥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攀爬电杆装设横档,安装控制箱和安装拉线,拖放导线,气温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逐渐升高,汗水很快湿透了大家的衣服,高温下高空作业更是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大家并未因此而感到畏惧,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发扬连续作战、不怕吃苦的精神,经过1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修,一根根倒伏的线杆重新立了起来,一条条线路在田埂上又重新架设了起来,扬水站的水泵和鱼塘的增氧泵又都转了起来,清澈的河水源源流向稻田……
桥断了,党员就是一座座“桥”
8月27日上午,随着一声巨响,由于船的撞击已成危桥的海丰四卯酉河桥被拆除,一时间,从居民区到建设服务公司这短短的几百米却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以前简单的电费充值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充值要绕行近40公里的路程,部分居民家里卡式预付费电表由于费用不足已经开始“报警”,退休的老同志更是望桥兴叹,怎么办?
建设服务公司党支部立即向党员发出号召,要热心地帮助退休职工和居民充电费。在小区里,他们看到需要帮助的退休职工总会主动地问“老伯,您充电费吗?”“阿姨,您需要充电费吗?”,党员杜静,吴广财把附近居民的电费充值的活都包了下来,入党积极分子赵程芝、邹燕、夏何意以及新来的大学生柳军宇也都加入了这支为居民充电费服务的队伍中,退休职工再也不用为缴电费发愁了,他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虽然桥断了,阻断了交通,但建设服务公司党员用他们的忠诚搭建起了一座服务居民的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着其他员工也积极参与到服务居民的队伍中,在没有桥的日子里,他们就是一座座“桥”,一座座架设在居民心头的“连心桥”。(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