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已成为长江农场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共赢的金钥匙。这些年,长江人在品尝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的同时,饮水思源,始终坚定不移的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三年来,在每年粮食总产名列上海近郊榜首,“瀛丰五斗”有机米已成为上海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基础上,通过各级政府的项目扶持,长江农场对农业的投入已累计超过了3.77亿元。
农业是长江农场的核心产业,农业转型,建设都市型农业更是长江农场发展农业经济的方向。这些年,在市政府和现金网站大全
集团的关心指导下,长江农场粮食亩产和总产每年跃登新台阶,已连续多年保持年产8万吨粮食。同时,以“瀛丰五斗”有机米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农业已成为长江总公司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成功标志,农业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从历史一路走过来的长江传统农业已经焕发出时代的青春,农业经济的做强、壮大为万岁产业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年,长江农场在分享和品尝农业发展成果的同时,用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的投入也在进一步的加大。
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依托上海市100万亩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248亿元,对7.8万亩粮田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和更新。通过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去年底,上海市和国家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专门对长江农场近年来所建设的标准化设施粮田进行了评审。总体认定,设施粮田建设让长江农业抵御和抗击自然灾害,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和加强。依托良好基础的支撑。三年来,长江农场相继推进了8个稻、麦万亩丰产方、20个千亩丰产方以及80个百亩丰产方的建设,稳产、高产田块已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95%。
其次,发挥装备农业的贡献力。先进的农机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物质条件。这些年,长江农场以创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农场和全国农垦农机管理标准化单位为契机,制定和实施了系统的农机更新计划。从2006—2010年,企业就累计投资3135.8万元,新购置了一批大中型、多功能、高性能和复式联合作业的种植业机械让原先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高维修成本的农机设备提前退伍。而目前,长江农场所形成的24500KW的农机总动力已经将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3%以上。据专家测算,这些年,长江农场不断提升的现代农机化装备和能力对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度已经达到了20%。
再次,切实加大科技农业发展。粮食种源的优化在改善稻麦品种,增加农业收入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年,长江农场以粮种的提纯复壮为着力点,加大了对科技农业的投入。去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已担纲起优化粮种的重要角色。通过与农业大、专院校联姻,外请学者专家,长江农场粮食优质种子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每年还向崇明、江苏、浙江等地的农户提供稻麦良种2000余吨,并指导培训农户掌握稳产、高产的技术。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优质稻麦种子的输出,从全国来说,每年可新增良种播种面积20万余亩,实现粮食增产2000余吨,增收400多万元。优质稻、麦种子从一个侧面促进了长江农场农业经济实现新增长。 (许双喜)